人文园地

人文园地

Humanities Garden
嫦娥回家,给创新再添一把火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2-18 点击数:341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月球“挖土”壮举,反映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创新实力。全民的热情围观,也必将在更多领域燃起创新之火。

  嫦娥五号23天的揽月之旅,可谓“步步惊心”。从发射升空到抵达月球,再到采集月球物质、由月面点火起飞,最后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万里之遥要做到环环相扣,复杂和精密程度超乎普通人的想象。正如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的,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首次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首次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其中任何一个首次,都处于当今世界的科技前沿,这正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奇迹。

  奇迹出自不懈的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完成这样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没有太多可以直接拿来吃的“现成饭”。就拿“绕、落、回”三步走规划来说,正是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按照时间节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关键技术、纷繁复杂的流程组织都要靠自己一步步摸索、一点点突破。在这次登月“挖土”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让中国人热血沸腾,那就是在月球上展开仅重12克的五星红旗。别看只是亮出一面旗帜,在恶劣的月球表面环境下要让它保持挺括和鲜艳并不容易,这同样需要航天工作者的刻苦攻关。不仅仅是嫦娥,北斗、神舟、天宫、天问……这些创新科技正成为助力民族复兴巨轮破浪前行的强大引擎。

  奇迹同样离不开开放和合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我们的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探月工程也不例外。这次取回的月壤样品,有一部分将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共享。正是本着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精神,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航天发展成果,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外空探索和利用。这样的开放合作态度,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是一堂科技公开课,提升了我们的整体科技素养,激励着我们不断创新。第二宇宙速度、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三维传热烧蚀……一个个拗口的航天术语逐渐被人们知晓,无形之中也在很多人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嫦娥五号采回的部分月球土壤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并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前几天,一名95后小姑娘成了网红,她就是文昌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员、嫦娥五号探月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这体现了一种传承,而这样的传承离不开丰沃的科学土壤。在更多的领域,探月工程的创新精神也将激励我们攻克更多“卡脖子”的难关、创造更多的奇迹。

(2020年12月18日浙江日报,逯海涛/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