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园地

人文园地

Humanities Garden
黑帮老大杜月笙曾是红会副会长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2-03 点击数:665

    正因为杜月笙在灾荒赈济和日常慈善工作上的成绩,1934年11月,他被推选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当时的会长为“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蒋介石亲自担任名誉会长。

    1947年,杜月笙亲自审定自己的履历表,“职务”一栏上共开列了38个头衔,第三个便是“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可见对这一职务的看重。

    中国红十字会自1904年在上海创立至今,已走过百年历史,在历任正副会长中有一个名字十分醒目,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杜月笙。黑帮大佬竟然是扶贫济困的慈善天王,“教父”杜月笙总是颠覆后人的印象。

    杜月笙的慈善生涯始于1922年浙江的特大水灾。在当时举行的募捐游艺大会上,杜月笙当场捐出了300元大洋赈济灾民,意外地高中头奖,在上海一时名声大震。如果说这次捐赠可能只是顺水推舟的人情,那么自从1927年进入工商界后,杜月笙便开始积极参与各方的赈灾工作。他曾倡议将喜丧仪礼移作赈款,有一次还主动把打算送给黄金荣64岁寿仪的50288元移作赈款,并组织发起各种形式的游艺演剧助赈。

    1932年“一·二八”抗战,蔡廷锴血战淞沪。杜月笙和著名报人《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等人组织了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杜月笙任副会长,办公地点就设在他开设的赌场里。他在学生界和文艺界组织起战地服务团,又在工商界带头募捐,并亲自在战火中驱车到十九路军军部,送去大量罐头食品和生活用品。蔡廷锴曾动情地说:“35天血战,十九路军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人,这就是杜月笙先生。”

    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在战争期间共募集了93万元捐款,不仅为前线军队提供了大量物资,还开办了65个收容所,收容了3万多难民。据当时《申报》报道:“该会救济组所开办的7处临时医药所中,其中有4所为杜月笙出资兴建;为救济崇明难民,杜月笙又捐资1000元,占总捐款额的四分之一。”

    正因为杜月笙在灾荒赈济和日常慈善工作上的成绩,1934年11月,他被推选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当时的会长为“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蒋介石亲自担任名誉会长。

    随着日军的入侵,杜月笙把慈善重心转向了战时救护。他领导的救护医疗机构,让4万多名抗日受伤军民得到妥善救护。此外,他还应潘汉年的要求,从国外进口了1000套防毒面具,专门送给八路军使用。

    南京沦陷之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地工作人员大多撤退到汉口,杜月笙也乘飞机赶到汉口部署救护工作。他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设置的医疗队后来发展到178队,共有工作人员近3000人。至抗战结束,红十字会所救护的军民总数达260万人。杜月笙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救护工作所需的物资、车辆,许多都出自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还曾动员旗下帮会组织捐助抗战。

    除捐款外,杜月笙也直接创办了一些慈善公益   机构,如医院、学校等。

    杜月笙为何醉心慈善?刨去人所共有的爱国热情,还与其成长经历分不开。出身贫苦的杜月笙4岁丧母、6岁丧父,在多年的混江湖中养成任侠尚义的性格。

    当然,杜月笙醉心慈善也不乏政治投资的个人私心:他知道自己的“黑帮事业”永远都上不了台面,想改变形象,途径就是慈善。通过一系列的慈善行为,他顺利地洗刷干净自己,身份也得到了提升。蒋介石、汪精卫都曾亲笔题词称颂他,蒋介石的题词是“乐善好施”,汪精卫的题词是“仁民爱物”。

(易明 《 人民文摘 》2013年第11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