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园地

人文园地

Humanities Garden
焦裕禄精神的历史细节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4-27 点击数:816

   

  1963年5月18日深夜,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第二天天还没亮,焦裕禄便召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区域。

    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传德的爱人抱着1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原来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打完电话,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到县医院去。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为张继焦。

    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分给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爱人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而他却常常对家人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经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徐俊雅缝补。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焦裕禄又求岳母给缝补,焦裕禄的岳母也说太破不能补了。于是,焦裕禄就自己动手缝补,还笑着说:“补丁多了,穿着结实。”

    1963年11月19日至30日,焦裕禄组织除三害办公室、农业局、科委和各公社农机站等有关部门64人,对全县碱地面积、分布情况、地下水位进行全面丈量和调查。在普查期间,焦裕禄经常带着行李、拿着干粮、挎着水壶,和盐碱普查队的同志一起下去。为了弄清一块盐碱地情况,他们反复丈量,挖掘地下水,焦裕禄还经常用嘴品尝是否含盐碱成分。焦裕禄说:“用舌头一舔,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辣又苦的是马尿碱。”

    经过10多天的艰苦工作,焦裕禄与普查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焦裕禄让大家把盐碱地按牛皮碱、马尿碱、瓦碱、卤碱、白不卤、其他碱6类进行分类统计,绘制出全县盐碱分布、分类图。他们通过对全县35万亩积水地进行详细调查,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内涝是形成盐碱地的根本原因。

    徐俊雅在一篇回忆焦裕禄的文章中写道:“我同焦裕禄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十多年,他好像永远不知道啥叫‘难’。记得我们才从地方转业到工业上那会儿,那困难才大呢!他文化不高,从来没见过机器,别人给他介绍情况,他啥也听不懂。图纸摆在面前,看花了眼也不明白。当时有人就说:‘看,拉牛尾巴的人也来学工业!’可他不听这些,还是迎着困难干。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的时候,他担任车间主任。他慢慢学会了看图纸,什么活也能干一些了。工人同志都喜欢他,说:‘老焦真行,钻劲儿大,是咱们的好主任!’”(汤传稷 《 人民文摘 》2015年第3期,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