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6-07 点击数:865
阶层失衡,出现了阶层分化和分裂。中国基尼系数超过了多数发达国家,财富过于集中,贫富分化严重,一般民众在财富上的成功希望日益渺茫。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我国中间层只占人口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其实,阶层的分野,各个国家都有,但是各个阶层,应该能够自由流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阶层逐步固化,纵向流动日益困难。
发展的不均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正是在此大势之下崛起的中国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超过8000美元,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000美元,只有东部的一半。如中西部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则将催生巨大的经济能量。李克强在视察湖北的时候曾用围棋比喻中国发展战略,称既要抢金边银角,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从全球发展历史来看,大国的强盛,莫不伴随全国的均衡崛起。美国也是在 “西进运动”后,才跃升为全球第一大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此前,中国的高速发展,主要是粗放式的,一路狂飙突进,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出现雾锁北京、车堵天下、山林被毁等乱象。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习近平提出了要“有质量”的发展,即是此意。我本人提出衡量地方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亦根源于此。海南作为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复制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模式。当下,海南提出了绿色生态崛起的战略,可为所有后发区域的突围提供借鉴。
城乡失衡。城镇化的进程,绝对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当下,中国农业凋敝,农村溃败,令人痛心。城镇化必须实现城乡共荣,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民在公民生活、社会权利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失衡。最近几年,文化复古抬头。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毒,一直没有得到清算,不仅是中国,在所有的古帝国的后裔国家,都存在一个痛苦的选择与疑问,传统文化到底是毒瘤,还是未来发展的光明?如何改造传统文化?
最近,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的名作《印度的发现》重新风靡,甘地的纺车成为对抗英国的象征。但是,印度人痛苦地发现,纺车与机器的区别,恰恰是印度与英国最大区别之一。中国也有类似的困局,最近几年,主流思潮认为中国要学新加坡模式,儒家思想加市场经济。但是,李光耀说了,新加坡的崛起,更多是因为现代文明。中国要实现文化的复兴,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算的基础上,先摧毁,再重建。
海南省政协委员马宪泉先生提出并倡导五和文化,顺天应时。欲张扬中国梦,为长久之计,则中国急需抑制权贵,伸张民权,造就普遍之平等,铸就普遍之希望。在政治领域,削弱官权,还权于民;在经济领域,抑制垄断,扶助民营;在社会文化领域,开放管制,成就多元。
(桑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