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6-10 点击数:909
照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爱整洁的人,每天都要照几次,把自己梳理得干干净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十分注意照镜子,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不过他的“照镜子”是另一层意思。公元643年,他十分器重的大臣魏征病故,李世民大哭,说:人用铜作镜,可以正衣冠;用史作镜,可以知兴替;用人作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去,我丧失一面镜子了。
一个皇帝居然为死了一个臣子而如此伤心,这是为何?原来魏征不是个普通官员,他是李世民的“镜子”。魏征在朝中任谏议大夫,他的职责就是对皇上“进谏”。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提出批评建议。魏征十分尽职,在他任期内,先后提出数百次“谏言”。有时候,他的批评很尖锐,甚至当庭与李世民发生争论。但最后李世民还是采纳了他的谏言。原因是李世民心中有个最大的忧患,就是怕本朝重蹈隋朝灭亡的悲剧。前车可鉴,岂能忘怀?他明白,魏征的批评是为了维护本朝的大局。
有一回,李世民问魏征:人君怎样才能明察天下事,不致被蒙蔽呢?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说,遇事要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李世民采纳了这个忠告,在处理朝政中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唐太宗执政2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史书上称为“盛唐”。后人认为,李世民执政所以取得成功,重视“纳谏”,注意“照镜子”,起了很大作用。盛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后世的一面镜子。
李世民重视“纳谏”的开明之举,值得我们学习。
何谓“纳谏”?说白了,就是接受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老话。但现在有些干部把它淡忘了。在一些单位里,几乎听不到批评之声。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李世民害怕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说明他有强烈的危机感,这是他“纳谏”的动力。现在有些干部安做“太平官”,形势大好,成绩卓著,听到的是一片赞扬声。现在不已是太平盛世吗?既然如此,又何必自找麻烦去搞什么批评?一个单位的负责人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上下一团和气,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最后就会弄得处处被动。
如何听取各方意见,也大有学问。“兼听”与“偏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听法。有的干部喜听顺耳的话,听报喜则乐,听报忧则皱起了眉头。听到一些比较尖锐的批评,更沉不住气了。这种“偏听”不可取,是要误事的。听取批评要有宽宏的气度,要让人说真话。作家巴金说过:“说的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在真话的基础上产生的”。
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传统法宝不可丢。“照镜子”是进行自我批评的一种好方法。我们不妨按照各自的情况,经常照一照。
(桑秘摘自6月10日人民日报副刊,作者季 音,图片摘自百度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