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论道

商海论道

Shanghai
理财不妨多几个“小心眼”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8-03 点击数:481

     随着人们钱包的逐渐“长大”,理财意识开始快速“成才”。急于“钱生钱”的人们,不时会跌入“财富陷阱”,变成了“钱生亏”。理财,同时需要理智,不妨多长几个“小心眼”。

     注意陷阱。代客理财,专杀熟客,投资者不要将自己的资金交给那些并不了解的“熟人”。在理财中应保管好自己的账户信息,不把账户、账户密码交给任何第三方打理,以免信息泄露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盈利、保底承诺是空头支票,没有法律保障,“保证不亏”、“分担亏损”是“美丽的谎言”。此外,还要注意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等你不熟悉的“财富负担”。

    谨防文字游戏。不少产品推广人员为了利于产品销售,往往刻意强调较高的收益率,而对其中潜在的风险避而不谈,或者刻意提供有利销售的研究报告,通过文字游戏进行产品包装。“股票挂钩高息票据”、“外汇对冲风险产品”等理财产品,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名词背后,很多都是风险很高的金融衍生品。尽管这类产品有潜在高收益,但风险更不容小觑。

    因此,理财先要“理好自己”。弄清楚产品的性质,保本还是非保本、本金是否可以提前收回、费用怎样收取等,结合自身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用富余资金进行投资,即使是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债券型理财产品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这类产品往往不允许投资者提前终止合同。同时,还要看产品的投资方向。产品投资领域的表现决定其预期收益,包括股票、期货、基金等,如果看好某些投资领域但不懂操作技巧,就可以选择挂钩这些领域的理财产品。

    其次,理财要认清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是银行认为在正常市场走势下获得的收益,并没有保证支付义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收益往往与预期收益有着偏差。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学会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比如一款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9%,另一款理财产品15个月的到期收益率为10%,单纯从数字上看后一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高,实际上,把后一款产品15个月的收益率换成年收益率,仅有8%。

    最后,投资者一定要认清楚产品,看好产品的募集说明书。产品设计者为了销售需要,会对销售人员隐瞒产品的风险信息,而销售者进一步向投资者隐瞒潜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要清楚掌握产品的发行公司、募集资金的投向、产品的风险控制是否到位、风险和收益如何保障实现等,尽量让自己做到明明白白投资,稳稳当当赚钱。

(摘自8月3日经济日报,作者湖北郧县农商行 朱 江,图片摘自百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