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论道

商海论道

Shanghai
创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营商环境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7-26 点击数:405

   重庆日报7月26日评论员文章: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新发展,就要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明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立足高效率,着力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土壤、养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阐明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方针,给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吃下了“定心丸”,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了“定盘星”。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为重庆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过去十年,重庆相继发生薄熙来、王立军案件和孙政才案件,严重损害了政治生态,贻误了民营经济发展。我们要在思想上补课、在工作中纠偏,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重整行装再出发,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

  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要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政府工作效率换取企业发展效益。要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负担重成本高、政策多落实差等问题,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要着力维护合法权益,做到平等对待、规范执法、依法保护,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着力规范政商关系,践行好“亲”上加“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做到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有责、清而有为。只有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企业家的内生动力,使得企业家以群体的形式大量涌现,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创业的动力问题,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心以图之,实心以行之。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不能泛泛地抓、一般化地抓,必须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企业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做好服务企业的“加减乘除”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发展潜能,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搞好金融扶持、防范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解决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精准发力。对民营企业,既要给政策、给服务,更要保权利、保利益。要消除各种隐形壁垒,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提升执法效能和水平,依法保护民营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打交道,真心实意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既要干净又要干事。民营企业家则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政部门多沟通多交流,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就要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扫除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松绑、鼓劲、铺路,以高效率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新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