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10-25 点击数:593
重庆日报10月25日载文:改革开放四十年进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不断巩固,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民营经济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主动对标对表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出台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涉企政策举措,明确了要大力加强网上政务服务。但也要看到,我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小、品质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短板仍不容忽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高质量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供精准化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非掌舵,要重视公民身份,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从本质看就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应进一步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以企业和群众所需为出发点提供精准化的服务。精准方法方面,充分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完善相关领域大数据的开放、应用、共享、保护等法律法规,推动大数据在政策获取、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领域的应用,以“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实现“一网”全覆盖。精准供给方面,借鉴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第三方”的多维长效精准识别和供给机制,切实解决难点堵点。精准需求方面,借鉴新加坡智慧国建设以及纽约、伦敦成立市长数据分析办公室经验,可设立类似“市长数据中心+政策数据分中心、企业数据分中心、民意数据分中心”,从源头把准需求。当前,应侧重在融资、降低成本、推动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更及时的扶持。
二是落好落地落实相关涉企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将涉企利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应是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落好方面,建议建立全市政策发布中心(网站),统一管理发布各类各级涉企政策和配套细则,完善“线上+线下”政策咨询、答疑和反馈机制,减少错过窗口期和重复无效咨询等。落地方面,建议依托“网上网下”政务服务大厅,进一步公开办事机构和流程、提高窗口人员服务水平,优化部分优惠政策如投资补助、事后补助等的申报流程、兑现方式等。落实方面,建议加强部门间对同一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的配合,增强区县和基层部门在宣传贯彻优惠政策方面的主动性,引导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主动提高对接政策的能力,适度降低鼓励创新的政策申报条件,探索创新容错机制。
三是完善部门间区域间线上线下间的联动协同服务。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机构改革方案》。机构改革后,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64个,多个部门涉及职能转变。针对当前存在的区域间真空、线上线下标准不一、信息共享不足等短板,建议增强相关协同服务的力度。一是增强部门间协同。理顺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机制,协调部门和地区间改革“一盘棋”,同步推进与改革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按照机构改革部署,加快相关部门职能整合,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条龙服务,协调不同部门在同一行政审批改革链条中的改革步调。二是增强区域间协同。利用大数据手段逐步推动跨省市、大力推动跨区县的企业办事结算体系。三是增强线上线下协同。完善市网审平台功能,就线上线下审批事项统一清单、标准、指南等,逐步实现平台间信息数据交换和线上材料共享。
(作者王春 黄捷, 单位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智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