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9-05-21 点击数:395
经过大量案例的深入研究,餐饮业三大核心效率决定企业命运。
1、认知效率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企业的认知成本。
我们为什么要抢占和开创新品类?为什么要创造新物种,抢占新赛道?为什么要打造爆款?
核心就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效率”,在今天信息爆炸时代,红海竞争时期,没有清晰的定位,不能成为第一,又如何能提升认知效率,没有认知,哪有转化,没有转化,何谈留存,没有留存,何谈口碑。
所以,对于一个餐饮企业,餐饮品牌来说,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你是谁”?也就是解决认知效率。
讲到这里,就不难理解诸如西贝、喜家德、老乡鸡不惜千万重金也要搞清楚“我是谁?”西贝两年四次更名,不是贾总折腾,而是他知道不解决认知效率,后面所有的效率都出不来。
定位也罢,品类战略也罢,就是解决“认知效率”,这是一切的基础。
品类品牌,尤其是品类冠军品牌拥有最高的认知效率。
认知效率就是巴奴杜中兵所说的:消费者脑海中的“你是谁”与企业传播的“我是谁”完美统一。
最终,人们发现在线下门店,门头是提升消费者“认知效率”的第一阵地,是线下商业的必争之地,并提出线下商业都该以门头为核心,制定“门头战略”,重新定义门头价值。
因为,门头完美地结合了消费者认知、创始人愿景、团队目标的三者共识。没有共识的品牌,就没有认知效率。
没有认知效率的品牌,都举步维艰、无法生存。
2、结构效率
在餐饮业里我们常常听到坪效、人效等名词,这是我们衡量一家餐厅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只是很多人更关心营业额、毛利率、净利率,甚至只是浅层次地关心是否排队,外卖是否爆单。
通过深度调研,发现90%餐饮人都忽略了菜单的价值,尤其是忽略了产品结构、盈利模型对餐厅的效率影响。菜单规划师王小白研究了上千家餐厅的菜单,又深度服务了诸如海底捞、五芳斋、冰城串吧、同庆楼等各种类型的餐饮品牌,总结出一个完整的餐厅产品结构规划与盈利模型的体系。
产品结构、盈利结构才是餐饮企业第二件要务。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成为企业里最重要的结构,由此带来的结构效率更是关键。
3、运营效率
餐饮业是靠人来完成,所以归根结底是人的效率。 企业文化,价值观,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解决的是运营效率。但前提是在强大的认知效率和结构效率的基础上架构运营效率。
我们国内的餐饮人一方面本末倒置了,一方面在解决运营效率上又不得法。 所谓本末倒置,就是完全依赖运营效率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在市场不饱和、竞争不激烈的时代,凭借运营效率比同行高,也可以杀出来。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生所言,我们不是优秀,只是比我们同时代的同行做得好一点罢了。
但是过去靠运营效率获胜的市场基础发生动摇了,红海竞争时代的餐饮人应该更加关注“认知效率”、“结构效率”。
另一方面,很多餐饮企业要么打鸡血,要么搞个人崇拜,要么所谓军事化管理来提升所谓的企业运营效率。而优秀的品牌诸如海底捞、西贝、喜家德、眉州东坡、俏凤凰等都有自己的培训体系。
(根据餐饮管理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