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论道

商海论道

Shanghai
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2-21 点击数:371

     浙江日报12月21日发表胡杰文章: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宁波作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宁波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坚持规划为纲,深入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农业对产业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就要在产业布局上予以优先安排、优先保障。宁波抓农业关键是要稳步提高农业产量、农产品质量、粮食和重要副食品自给率,从而守牢经济社会安全的“生命线”。为此,宁波制定了“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4”是粮食、蔬菜、畜牧、渔业等4个绿色基础产业,“5”是现代种业、精品果业、茶产业、花卉竹木、中药材等5个特色优势产业,第一个“6”是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主食加工、出口加工、商贸流通等6个现代加工流通产业,第二个“6”是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文体康养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能源环保产业、乡村数字产业、乡村现代化服务业等6个新型融合产业。到2025年,宁波的乡村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将稳定在2%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提高到10万元/人,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奠定坚实的“三农”基础 。

  二是坚持实体为本,加快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均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推进产业发展时,必须打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制造业是宁波的“看家本领”,也是宁波实体经济的根基。宁波以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抓手,提出要在2025年建成“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2”是建设绿色石化、汽车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4”是建设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与新兴服务等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6”是建设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具体来说,要坚持产业提质扩量与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两条战线一体推进。产业提质扩量,就是主动顺应产业变革潮流、国际分工趋势,加快做大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规模总量,全面提升宁波制造业发展能级。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就是建立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替代进口甚至领先全球的零部件集群,在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占有重要一席。

  三是坚持创新为要,全面推进“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浙江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企业家和科技人员都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宁波要打造企业家与科研人员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的“双引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从前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中端的金融服务、生产管理,再到后端的市场营销、物流配送,需要把企业家的市场优势和科研人员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打造更加完整、更具竞争力的服务经济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相融相长、共兴共荣。为此,宁波制定了“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方案。第一个“3”是指做强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三大5万亿级产业,“4”是指做优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科技及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四大5千亿级产业,第二个“3”是指做精餐饮服务、健康养老、房地产租赁和物业服务等三大5百亿级产业,第三个“3”是指做深运动健身、高端培训、家庭服务等三个细分产业。到2025年,宁波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52%,使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服务业中心的地位得到牢固确立。

  四是坚持开放为先,加快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指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宁波要在新时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做强做优做大国际贸易,把港口最大资源、开放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就应运而生。第一个“2”,是总量目标,到2025年,宁波要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其中进口、出口分别达到1万亿元。第二个“2”和后面的“5”,是结构性目标,“2”是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分别达到5000亿元;“5”是到2025年,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分别达到2000亿元。也就是说,“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将充分发挥宁波的比较产业优势,为宁波实现下一个1万亿元的经济增量提供有力支撑。

  宁波应当把握新时代大好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挥自身优势,用好产业政策,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根基,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贡献力量。

  【作者为省委党校2020年第二期中青一班二支部学员,宁波市委副秘书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