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论道

商海论道

Shanghai
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三个维度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1-03-16 点击数:473

      重庆日报3月16日发表署名文章(江优优 王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这24个字高度概括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脱贫奇迹”的背后蕴含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接续历史,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我们从理论、创新和实践三个维度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把握精髓要义,提炼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鲜明标识。让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需要把其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其中具有实践价值、现实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进而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意涵,其中的关键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这个历史坐标中把握其精髓要义。我们党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淋漓尽致地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狠抓干部队伍“关键少数”,做党的宗旨最为忠实与坚定的践行者,切实加强示范带动作用,破除脱贫攻坚中的沉疴痼疾,时刻校正扶贫过程中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偏向,避免陷入“花拳绣腿”的应景造势泥潭,确保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在脱贫攻坚中,中国人民始终同心协力、守望相助,涌现出了一批有担当敢作为、有情怀会作为的扶贫英雄。“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凿就“绝壁天路”,“农民的财神爷”李玉教授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张桂梅创办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等,生动诠释了“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与淬炼,锻造形成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精神谱系。提炼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标识要回到脱贫攻坚的历史场域,激活精神的价值内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丰厚的实践智慧与思想养分。

  聚焦多维创新,永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机活力。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书写的民生答卷,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时代赞歌,蕴藏着无限的生机活力,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首先,要创新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务实重干,不断创新,积极打造新闻、文艺、报告会等多位一体的脱贫攻坚精神传承与弘扬体系,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式的精神宣传格局。其次,要创新载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搭建各类宣传平台载体;注重文化讲座、主题教育、课堂教学等传统方式的有效运用,推进脱贫攻坚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纳米”,引导人们深入了解与精准把握脱贫攻坚精神的本质,涵养团结、担当、奋斗等优秀品质。再次,要创新表达形式。必须加快推进脱贫攻坚题材文艺的创新创作,引导支持文艺工作者运用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按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故事,真实、立体、全面地呈现脱贫攻坚的壮阔画卷。

  强化实践养成,凝聚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磅礴力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领会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厚底蕴,更加自觉地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一方面,要汲取实践力量,凝聚奋斗伟力。脱贫攻坚是最好的“营养剂”,需要更加系统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方法与制胜法宝,深化理解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彪炳史册的脱贫壮举,从实践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养分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善于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脱贫攻坚是最好的“教科书”,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需要更加深刻地总结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新基因与奋进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智慧矩阵,不断开拓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新境界,共同擘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壮美图景。

  (作者江优优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王燕系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本文系2020年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SKSZ091阶段性成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