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5-04 点击数:56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等社会组织”。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包括各级各类行业商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也为激发商会活力,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并在改革中提升发展带来机遇。特别是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中,行业商会更因其独特的优势理应发挥好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主角、唱大戏。
明确商会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就商会参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而言,也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根据现有条件和以往经验,在顶层设计的总框架下,寻找共性,重点突破,形成经验,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首先,吸收商会参与协商民主,做到上下情沟通,左右事协商,当好传感器。把商会纳入协商民主的范围,建立起商会组织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协商协调的机制。做到重大事项有效协调,重要信息顺畅沟通,重点意见及时听取。
其次,委托商会承接政府事务,做到社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当好助推器。按照中央精神,凡政府不该管但企业和社会又需要有人管的事、政府需要管但仅靠政府又难以管好的事,企业有需要但单个企业又难以做的事都应交由、委托、购买商会组织来做。如经济政策的专业咨询、实施监督、绩效评估,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制定、等级评定、技能培训、地域品牌创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助政府招商引资经贸交流,政府性工程的论证立项落地等可作为重点,采用政府委托或购买的方式先行突破。
同时,引导商会承担社会责任,做到义利并重,公私兼顾,当好减震器。在新一轮改革中,各级党政机关要切实引导商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突出商会组织建设,条件成熟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商会联合党委以加强党的领导并确保各级各类商会组织“听党的话,跟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并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政府事务委托购买和商会考核的条件之一。加强商会组织的监督指导,既体现民间组织的自治性,又体现依法依规的法治性,同时加快《商会法》的立法进程,优化商会建设的法制环境。
探索商会机制
当下,各级各类商会组织已具备了一定的参与改革的条件,但众多商会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还有差距,具体办法还需探索,因此试点试行必不可少。总的原则应该是“育用结合、放管并重、先行先试、由简到繁”,具体有两个方面。
制定政策,研究出台商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委托、购买服务的具体办法;明确项目,在财政性资金保障或支付的项目中先行筛选,如招商引资、技能培训、等级评定、公共平台建设、政府性项目工程、第三方评估等方面进行试点;强化培育,商会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三大基石之一,它的有效培育和发展壮大,不仅对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治理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积极意义,因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商会组织的发展布局,培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商会组织体系,扩大覆盖面和影响面。
要主动作为,积极投身改革。商会组织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商会的行业特点积极而又主动地寻找改革的契入点,工作的结合点,打造出闪光点。如镇江市工商联可以整合行业(异地)商会组织“以商引商招商联盟”,同时对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政策进行决策前咨询,实施中监督,实施后总结。再如镇江市现代商务服务业商会可以整合会内会计师、咨询师、规划师等数十个两新组织对政府性项目工程进行专项或综合服务等。
全面深化改革为商会组织主动融入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各类商会组织在新的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和商会组织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认识到商会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作为非公人士的娘家,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之一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发挥商会优势
商会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律性和法人性。商会在参与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除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共性条件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团组织27万多家,其中行业商协会6万多家(工商联系统17036家,依法登记的行业组织8742家)。镇江市商会最早成立于1905年,距今已有100多年,是全国最早成立商会的城市之一。截止到去年底,镇江市工商联系统商会(协会)已达221家,在区域上已广泛覆盖各乡镇、街道和主城区的大部分社区。在行业上涉及一、二、三产的众多行业。其中有的商会纵向贯通,上有总会,下有分会;有的横向交叉,左右相连,互相兼顾,健全的网络体系为商会参与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关重要经济决策委托工商联征询非公经济人士意见的制度”,“吸收参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载体和机制”,“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推动劳动关系法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各地也出台了贯彻意见并务实搭建了各种工作机制和平台,如决策前征询意见制度,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协商平台,这些机制平台的建立为商会参与改革提供了抓手。
商会的成员主要是企业老板和工商企业,从人才角度看,他们本身就是工商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具有较强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所在企业也拥有一定数量的专门人才。有的商会还根据行业特点和行业要求,整合人才、技术资源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如镇江市的汽车零部件商会建有公共检测中心,钢铁业商会建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这些公共平台为行业商会成员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务;从资金角度看,商会不仅可以通过收取会费保证会务的正常开展,还可以在会员间通过融资等方式为承接和开展重大项目提供充足的经费。资金人才的优势为商会参与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商会组织参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发挥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显现,也越来越成熟。从全国层面看,参与WTO谈判,对重要经济改革进行第三方评估,行业标准的制定,行业等级评定等。从地方层面看,参与招商引资,推进转型升级,创建地域品牌,协调劳资关系,协同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既锻炼了商会组织又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商会参与改革提供了工作基础。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商会组织完全可以凭借其独特优势,主动作为,率先突破,并形成经验,推而广之。
(据5月4日企业家日报,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