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论道

商海论道

Shanghai
如何培育企业精神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6-12 点击数:497

    企业精神作为企业职工群体所共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或理想追求,其形成,不是召集几个人坐下来冥思苦一番,凑上几句“词儿”,刷成大标语那样简单,而是需要长期的精心培育,需要长时间的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需要从企业领导班子到每个职工长期不懈的努力。

  企业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酝酿产生阶段。在企业自身实践活动中,会逐渐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先进人物或典型事件,我们应及时发掘其中蕴含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进行大力宣扬和提倡。这些典型人物的精神,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企业精神的雏形或其组成部分。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由于环境和工作特点,还会形成一些好的精神作风,把这些精神作风加以倡导和发扬,将会为企业精神的形成创造必要的条件。注意发现和收集群众中一些闪光的语言和信条,也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二、概括提炼阶段。在酝酿阶段进行了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参考和借鉴其他企业的企业精神的某些要素),提炼出最能体现本企业特点、最有代表性、最容易被群众接受的词句和语言,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如职工代表大会等)确定下来,这样才能形成企业的企业精神。

  三、弘扬发展阶段。企业精神形成之后,还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如企业报、标语、广播、文艺作品等形式,对其加以宣扬、传播,使之家喻户晓,为每个职工所熟知,逐渐影响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在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由于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企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随之而来,企业文化也将产生一些新的内容和特点。积累到一定程度,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也必须进行补充和调整,使企业精神进一步完善,以便与之相适应。培育企业精神,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的领导集体。这个集体的每个成员,应既是企业精神的积极伸展者,又是企业精神的忠实执行者和示范者: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要求职工团结一致,领导班子首先要团结;要求职工克己奉公,领导首先要廉洁自律。

  二是要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每个阶段的生产经营目标。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牢固的物质基础,企业精神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

  三是企业还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各个层次的企业文化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职工有较高的文化、业务素质,企业重视文明单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才能不断获得营养补充,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持久地发挥。

(据中华建筑报,文/常魁星  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