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制造业、城镇化将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基本盘,同时,这也将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期,此时传统制造业若不转型,在未来5年内,有一半会被淘汰出局。”
7月6日下午,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首期“渝商大讲堂”上的这番话,引得在场百余新老渝商窃窃私语。尽管如此,吴晓波没有停住,“传统制造业,不转是等死,转可能还是死,但却不得不转。”
近两个小时的主题演讲,吴晓波的发言可谓观点鲜明、言词辛辣。
改革有起浮信心是满满的
当天下午的主题演讲,吴晓波事先做了充分准备,还特意制作了一套PPT,而他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改革史上的2014”。登上演讲台,吴晓波并没有立刻就2014年作分析解读,而是梳理了改革历史。
“穿行在历史的三峡中,改革虽然起起浮浮,但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我们信心。”
在吴晓波看来,国内改革历经了4个阶段,即,1978年-1992年,用改革实现了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是一次增量改革;1993年-2003年的改革,则完善了经济体制,推出了众多顶层设计内容;再者是2003年至2012年,而今正处于第四个改革周期。
细数过往的改革,吴晓波借用国内外一些顶级经济专家的话点评,“国内的改革开放,在全球而言都是最重要、最成功的,依托改革,中国梦必然不再遥远。”
制造业不转型就是“等死”
演讲中,吴晓波抛出的第一个“重磅”观点是,“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传统制造业不转型就是等死,转型也可能会死,但却到了不得不转的时候了,若未来5年内不转型,必然有一半会被淘汰。”
此言一出,立马引得现场一阵嗡嗡声。
“这是因为,国内新一轮经济改革,让传统制造业遭遇空前危机,转型进入强制淘汰期。”吴晓波就传统制造业为什么不得不转型做了分析。
他说,传统制造业获取利润的方式正在逐渐消亡,廉价的土地、便宜的劳动力、不顾环境的发展方式正被新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所替代,这也正是东南沿海大批传统制造业面临困境的原因所在。
做“浴球”的别去做肥皂
转型很简单,怎么转,向哪里转?出路在哪儿?吴晓波的这一观点一抛出,就引发了在场一些渝商的反问。
吴晓波给出的答案是,“传统制造业转型,走‘专业公司+信息化’的道路。”
所谓专业公司,吴晓波讲到了一位国际顶尖经济学家给一位传统制造业老板的建议。
有一位老板,他是生产浴球的,就是洗澡搓背用的沐浴花,在寻找转型路径时,一位国际顶尖经济学家给他的建议是,“就把浴球做精,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别想着去生产肥皂、香皂什么的。”
吴晓波给出的建议则是,“未来的制造业市场,一定是一个细分市场,传统制造业转型,要走的路也是越细越好,不要想着兼顾各行业、各领域。”
余额宝带来改变不是收益
在谈到传统制造业转型之机,吴晓波突然将话题转到了余额宝上,“这是因为,传统制造业转型,除了走专业公司化道路,还要走信息化。”吴晓波认为,余额宝带来的真正改变,其实并不是所谓高收益。
他举例说,在身边,有很多富翁、精英白领乐于玩余额宝,他们所崇尚的是快捷、直观的感觉,如果说是为了收益,银行年化收益在7到8的产品多的是。
如今,尽管余额宝的年化收益降到了4点几,但大家为什么还是愿意把钱放在那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余额宝利用了互联网、手机终端,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吴晓波这番话,得到了在场众多渝商的赞同。
因此吴晓波提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必须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流程,以提高效率。
用互联网思维聚集产品粉丝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拓展,互联网应用平台的普及,加上产品流通渠道因为互联网而彻底颠覆,吴晓波提出,传统制造业在转型的同时,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重构工厂与消费者、渠道之间的关系。
说到这儿,吴晓波又抛出了一个猛料,“传统的银行、信托机构运营模式将逐步消失。”
对于这个观点,吴晓波把他归结为,“互联网思维”的作用。
在吴晓波看来,国内已经有企业成功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了市场占有,如小米手机。“虽然小米手机2013年的销售量在国内排不到第一位,但他的米粉数量却在大幅增长,为市场进一步扩展提供了空间。”
吴晓波说,传统制造业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就是买卖关系,消费者关心的是“能不能便宜点”,而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产品粉丝,带来的效果是“我希望你好”。
(据7月7日重庆晨报记者 罗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