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论道

商海论道

Shanghai
企业如何“持续”创新?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7-13 点击数:549

  身处大转型时代,创新无疑是企业决胜的关键所在。日前,在浙江大学EMBA精品讲座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工程经理彭肯恩围绕“项目管理之策略精粹——建立企业持续创新的战略架构”这一主题,为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堂创新课。彭肯恩在讲座上直言,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创新衡量标准,创新不能只喊一个口号,如果员工根本不知道公司怎么来测量创新,又让员工怎么去创新?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创新

  项目管理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连接企业未来愿景的一个环节,项目就是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准备的,所以正确的项目管理应该是为企业的将来做好准备。

  其实,项目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产品做好,而是创新。亚洲很多企业以前都比较重视技术,却不太重视管理,而一些外资企业非常重视管理,甚至希望每一名员工都是可以被替代的。打个比方,你放长假,你的工作就被分给其他人,长假之后,你分出去的工作不一定拿得回来,你要生存,必须去找其他你需要做的事。

  做项目的重点是创新,那么创新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是企业的能力!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又怎么会有创新?那企业的能力又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是企业的文化!而企业的文化是在企业的体系上创立的。归根到底,一家企业要把项目做好,做到创新,应该从基础做起,也就是从企业的系统开始做起。

  一个项目的成功绝非易事。这是一个关于新产品的统计数据,3000个原始的想法能够变成300个成熟的想法,300个里能产生125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只是早期的项目,从125个项目中大概有9个项目可以进入早期开发阶段,但只有4个项目可以大力开发,成功的,最后也许只有1.7个项目。如果在做125个项目的时候,你给每个项目派项目管理经理,每一个项目都要求它成功,对项目管理经理来说,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这125个项目的目标本来就不是每一个都要成功的。


  创新这门课很火,但创新本身是没办法教的。而且,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衡量标准。有一次在英特尔,我们把所有工程师组织起来讨论怎么创新。有一位工程师就说,你们这些做管理的,根本没有一个创新的思路给我们,我们怎么去做创新?但是,想做创新要自己去找,什么都告诉你,就意味着你要跟着我走,被带着走又怎么会有创新呢?

  其实创新很简单,就是超越顾客和市场的预期。可是创新也很难,因为一次性的创新是不行的,这样的企业发展得不会持久。

  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用户的忠诚度,这个时候,企业可以拿到用户的缓冲期。比方说,企业这个时候的产品低于用户的预期,用户还是会跟着企业,不太会离开,企业还是有市场的。但这是企业的一个转折点。“苹果”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因为乔布斯,“苹果”一直以来给大家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的,每一款产品都有新的东西,但是现在这已经在众人的期望之内而不是期望之外了,这样就不是创新。“苹果”就站在一个转折点上,它现在的产品已经比用户的期望低了一点,但产品还是不错的,继续下去的话,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它会超越用户的预期,用户当然对它充满信心,二是低于用户的预期,它就会损失这些用户。因此,企业要经过大约三四次的成功创新才能够得到用户的忠诚度,但是两次低于用户的预期通常就会损失掉这位用户。由此可见,维持创新是非常艰难的。因此,企业要从架构上做起。

  一次性的创新是不够的

  有一种创新是领导者主导的创新,它是领导者的愿景所在。这位领导者非常具有远见,他知道企业应该怎么做,然后做出来的产品超过了用户的预期,“苹果”就是一例。不过,这种创新通常发生在初创企业的时候,此时,领导者要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去创新,要有跟别的竞争对手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当一家企业创建了一段时间之后,这家企业的领导者还会有那么多精力去创新吗?不太可能,因为他的精力会被整家企业的营运分散,所以领导者主导的创新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一般而言,初创企业能否在市场上持续地发展下去,关键要看它的转折点。在转折点上,企业有没有把领导者主导的创新模式改变成企业文化主导的创新模式,如果它没能成功转型,企业可能就会慢慢走下坡路。因此,企业的创新模式应该是这样的:企业有客户和市场的预期,管理层希望企业请来的经理或者高级行政人员有足够的远见,看得到超过客户和市场预期的地方,如果看不到,那管理层本身就有问题。其中,整个项目团队很重要,他们要能够做到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包括市场、经理层,这才是企业想要的。对管理层来说,如果只是安排员工去做,员工才去做,那么员工只是做到了管理层的要求而已,管理层应该要激发员工,让他们自发地去做超过管理层所预期的东西,那才叫创新。而这种模式,才是可以持久的。

  激发员工超越预期,才能持续创新

  一个坏的企业体系会压倒一个好的人,所以不管企业有多好的员工,只要有不好的企业体系,企业就完了。体系也是企业文化的根基,如果没有很好的体系,企业是不会有很好的文化的。

  很多人去过硅谷,也参观了很多当地的企业,他们看到谷歌,觉得这家企业设计的环境很好,还为员工提供免费食物,所以他们回到国内照抄就好了。然而,照抄就行了吗?企业文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意愿,就是让员工有意愿为你做事,愿意长久地留在这家企业里。文化是不可以照抄的,但你只要知道目标是什么,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实现。以谷歌为例,最近这五年内,谷歌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什么?这也归功于意愿。为什么谷歌给员工提供免费食物,因为它的目标就是刚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

  企业有了文化的基础,只是创造了有意愿的人,怎么把这些有意愿的人变成有能力的人呢?很多时候,这是通过项目来实现的。比方说,让没有能力的员工加入项目团队一起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他们动脑子,项目本身就是他们的学习工具,就是他们的作业,做完作业,就能学到东西了。英特尔的价值之一就是冒险,鼓励员工去冒险,冒险是创新的关键之一。 

  (据7月13日杭州商报,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