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2-06-16 点击数:717
近日,浙江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服务保障稳经济兜民生底线20条措施的通知》。《通知》就服务保障稳经济、兜民生底线提出切实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减轻婚丧支出压力等20条措施。具体内容,随小布一起了解~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01
切实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
全省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1万元以上,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对困难对象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认真执行低保和物价指数联动机制,按规定条件及时启动临时物价补贴。对受疫情等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加快推进县级“助联体”建设,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等救助帮扶资源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救助帮扶类社会组织,有效链接公益慈善资源,推动救助模式向“物质+服务”转型。
落实孤困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年内集中供养孤儿最低人均养育年标准不低于2.1万元。孤弃儿童逐步集中到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着力推进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增强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重度残疾等困境儿童集中养育。
发布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编制普惠型养老机构标准,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长效运行办法,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全省联动开展第十个“6·19”开放日活动,认真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加强救助寻亲、站外托养服务管理。对滞留超过三个月的受助人员,各地要积极推动落户安置。
力争年内上市销售,留存浙江的公益金主要用于困难群众居家基本条件改善,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海岛和山区26县等福利事业发展。
积极开拓就业岗位
年内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6000名,每万老年人持证护理员达到22人。各地要加大护理员培训力度,及时组织等级认定,按规定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奖励,按工作年限、技能等级给予补助。
支持各级民政事业单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加快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原则上每个社会工作站配备3名以上专职持证社会工作者。鼓励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设立社工岗位,吸纳专业社工人才就业。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列入省重点工程的23个敬老院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进度。年新增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床位6000张。加大支持力度,推进智慧养老设施场景建设,建成105家智慧养老院、1456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
实施“添翼计划”扩面提档,开展困难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集中养育康复。全省域实施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建立老年人精准画像,加强空巢独居、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探访关爱,指导杭州市余杭区、长兴县、绍兴市柯桥区加快推进长期照护综合保障制度试点,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压力。
协调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税费优惠措施,加大养老服务机构纾困减负,支持减免公建养老设施租赁费用等。支持各地试点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支持养老服务连锁化、集团化运行,评选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养老服务品牌龙头企业,举办全省老龄产业博览会。
来源: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