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业家日报10月27日报道:到2020年,重庆将被建成为“西部中心枢纽”。为达此目标,将在未来5年内完成包括12条铁路干线、15条高速公路在内的庞大基建工程。
其中还提出了将重庆作为往来中东欧地区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参与方案的部门分别在高层次外事活动、一体化通关和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方面提出了相关项目。此外,为解决三峡库区问题,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方面的试点设想。
国务院9月份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沿线各地都在准备相关项目“接口”。
目前还无法确定重庆方案正式稿将会作出哪些调整?记者向相关部门获悉,当地将项目分为需“加快推进”,需“争取国家支持”和“研究推进”三种性质。一些主要任务的工作内容、项目支撑,都已有牵头实施推动的责任单位。
力争西部“主引擎”
记者获悉,依托目前国务院规划方案,参与制订的有关方面提出主要发展目标将包括,到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并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和推动向东向西开放的主引擎。
这一表述目前还在研究。相关表述与此前几年有所区别。此前,重庆市的发展定位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二者相比,本次的定位表述中增加了“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推动向东向西开放的主引擎”等新提法。
目前,西部中心枢纽在国务院规划中已较为明确。此前曾报道,根据《规划》,长江上游重庆的建设量引人注目。在长江干线新建过江通道规划重点项目中,重庆将建27座,数量居各省之首。此外,在快速铁路规划重点项目中,与重庆相关的快速铁路有5条,数量也居各省之首,占总体建设数量的近1/4。
围绕建成“西部中心枢纽”,重庆当地准备启动一系列工程。目前至少还包括“一枢纽十二干线”铁路网、“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以“三基地三港区”国家级枢纽、万州等市级枢纽为骨架的智能化物流网络,并将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复合型航空枢纽,基本建成“国际信息港”和长江上游地区通信枢纽。
建多条高铁提升辐射力
之前的多年,重庆对周边省市的辐射力一直受制于基础设施等因素。重庆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学者此前受访时曾表示,重庆直辖后,积极投资建设了总长2000公里的“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但向外辐射的8条高速公路多数未与周边省市的路网接通。因此,尽管重庆近年来一直试图提升对外辐射力,但在多个方向上,实际上只能在重庆自己的辖区内“自我辐射”。
为改变这一局面,当地可能提出要大力打造重庆的对外大通道,包括打通东、中、西三条省际交通走廊,共建毗邻区县“一小时通勤圈”、重庆与贵阳“两小时交通圈”。
为此,未来5年当地准备投建兰渝、成渝客专、渝万、渝黔新线、渝怀二线、黔张常等铁路,江津至习水、万州至利川等高速公路;新开工郑万、渝昆铁路,以及遂渝扩能、南充至大足至泸州等高速公路。
与其他许多地区在路网建设中的选择一样,当地也要争取将重庆至西安、沿江铁路、黔江延伸至重庆主城铁路等纳入全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将安张铁路、黔毕昭铁路纳入国家“十三五”建设规划。加快形成渝昆泛亚铁路大通道。建设长岭至重庆原油管道,推进昆明-重庆、成都-重庆原油管道项目前期工作。
“地区协同”信号
与强调建设“中心枢纽”相对应的,是其对区域协同概念的重视。过去重庆在西部有直辖市体制优势,外界一直热衷谈论其区域竞争概念。而参与制定方案的有关方面透露,此次方案将省际区域协同合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加强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交通互连、产业互补、市场共享、信息互换。
具体思路包括与四川合力打造一体化先行区,依托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高铁构建汽车、IT零部件和都市消费品走廊;依托渝遂、渝合高速公路和兰渝、遂渝铁路及嘉陵江、长江等构建石油天然气化工走廊;依托长江和成渝、渝黔、渝泸高速公路及成渝、渝昆、渝黔铁路构建特色资源加工走廊。支持广安、潼南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
重庆还计划未来5年支持渝黔双方企业开展煤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金融、商贸、旅游度假、现代农业等六大领域合作,争取贵州出口货物经重庆中转出运。《实施意见》初稿提到,未来5年要使周边地区经重庆港中转货物比重达到60%以上。
重庆还将大力承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试图打造“承接沿长江产业转移高地”。
重庆还准备采用“飞地经济”,即把辖区内的土地交给辖区外的政府经营,并共同分成的方式,支持辖内区县与沿江省市开展园区共建、“产业飞地”战略合作试点,探索按投入要素分税、经济核算、利益分成办法。
当地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重庆这一方案推出,意味着其在承接国家战略性布局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方面开始比过去两年更积极地发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