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重庆九龙坡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促产业结构升级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7-11 点击数:825

     

    重庆日报7月11日讯:九龙坡坚持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探索和改革。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三大名片”、升级“三大支柱”, 开创了现代服务领域独树一帜的发展战略,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截至2012年,九龙坡区第三产业保持了稳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由185.31亿元提升到380.13亿元,年均增长10.3%。到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8%,高出工业8.7个百分点。

    打造“三大名片” 升级“三大支柱”

    说起九龙坡,在人们的记忆中总将它和老重庆的工业基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如今,走进石桥铺IT数码一条街,朝气蓬勃的气息扑面而来,各商家门前纷纷拉出宣传横幅,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促销活动:整点秒杀、一元购物、勤工助学等,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在九龙坡,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正逐步完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为传统工业大区,我们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九龙坡区现代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服务业发展实际的有益探索,九龙坡区总结出了集中打造“三大名片”、改造升级“三大支柱”的发展战略,开创出具有九龙坡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三大名片”即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品牌资源,打造全市信息服务产业高地;依托机三院、煤炭设计院及高新区研发设计机构,打造设计服务业基地;坚持积极推进川美“创谷”和华岩动漫创意产业等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同时,改造升级对九龙坡区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三大支柱:商贸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和新型金融业。

    在此发展战略下,以高端商贸服务为主力军的现代服务业出现了高速增长。2012年,杨家坪、石桥铺IT数码商圈社零总额分别实现201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22%和15%,约占全区社零总额的80%。同时,今年一季度,金融服务业保故纳新,驻区金融机构达到82家,存贷款余额2447亿元,文化创意产业也实现了增加值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

    优化产业布局 提升“集聚效应”

    除了确立战略方针,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布局杂乱问题,一直是实现现代服务业结构优、效益高的老大难。优化空间布局,被认为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

     2012年,九龙坡区就推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旨在引领和助推多样化、多层次的业态在不同区域内集聚发展,推动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而这仅仅是九龙坡走出的第一步。

    当前,九龙坡区主抓空间布局调整,从布局入手,优化资源配置。一是优化城市改造空间布局。结合全区“东城再造”发展战略,着手编制《九龙半岛规划设计方案》、《彩云湖经济区改造提升方案》等区域规划,逐片推进东城改造,提升东城城市形象和品质,打造新的服务业集聚发展城市空间亮点,构建新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打造九龙半岛、彩云湖两大核心板块,充分激活蟠龙、二郎板块及周边地区资源,形成“集居住、休闲、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于一体”的整体定位;九龙半岛定位是重庆建设大都市的商务辅中心,是重庆中心城中南部地区发展新的聚焦点。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全新商务形象窗口、国际组织及新兴服务企业总部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文化交流与创意产业聚集地、立体生态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区。这份“创举”,在全市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在改造城市空间布局的棋盘上,九龙坡稳步前进。二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针对当前专业市场数量众多、分布散乱、业态低端现状,编制《九龙坡区专业市场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推动专业市场上档升级,其目的就在于以现代流通手段调整、改造提升专业市场集群,促进东部城区产业上档升级。“九龙坡拥有全市最多、最大的专业市场,实现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将对九龙坡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提档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布局优化措施,九龙坡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杨谢石黄都市区已初步形成金融、房地产、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九龙工业园区形成了专业生产资料市场集群;中梁山以西片区形成了旅游度假休闲集聚区;黄磏码头—铜罐驿、火车南站—九龙港等形成了物流集聚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