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温州市委市政府开展小微企业园建设“互看互学”专题活动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0-28 点击数:379

    据温州日本报10月28日讯 : 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启动今年全市“互看互学”第三场专题活动——举行小微企业园建设“互看互学”专题活动。市委书记陈一新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总结经验,落实政策,创新举措,确保小微企业园建设健康顺利推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振兴。

      建设小微企业园,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两大平台”之一,是深入实施“十大举措”的重要内容。按照“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要求,我市将尽快建设104个小微企业园,其中有规模超500亩的市级小微企业园、规模超300亩的县级小微企业园、规模在100亩左右的镇级小微企业园,到2015年底前提供2370万平方米生产研发用房。

      比一比、学一学、促一促,以“互看互学”的形式,市委市政府专题开展小微企业园建设督查推进工作。陈一新和市领导陈金彪、仇杨均、黄德康、胡纲高、黄兆鸽,市直单位、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及有关镇(街)主要负责人等,实地察看平阳县万全镇宋桥机械·机电小微企业园、瑞安市江南小微企业园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研究部署下阶段建设任务。

      一路交流,一路学习,一路思考,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的共识在凝聚、在深化:从开辟空间看,三年建设2370万平方米小微企业园,按每家企业1500平方米生产空间计算,可为近1.6万家小微企业解决用地问题;从集约用地看,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容积率只有1.0,而小微企业园平均容积率可达2.0-3.0,可节地一半以上;从安全生产看,小微企业入园管理后,可大幅消除安全隐患、为环境污染减负;从转型发展看,小微企业园将同步建设办公、生活、环保、研发等配套设施,助推小微企业集聚集约发展。

     陈一新指出,建设小微企业园是市委市政府从温州实际出发提出的一项创新性、战略性举措,是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空间问题、保护产业链和现实生产力的最直接、最紧迫、最有效的重大举措,是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加强消防安全、促进转型升级的治本之策,更是促进老百姓就业创业、实现实业致富的民生之道。各地各部门要真正把小微企业园作为老百姓创业致富的孵化器,作为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器,作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作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全力抓紧抓实抓好。

     陈一新强调,要全面落实“产镇联动、科学规划、优先供地、保本微利、规范管理、合力推进”的“二十四字”要求,扎实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要确立产镇联动的新理念,把握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潮流和发展要求,高质量地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与现代城镇融合联动发展的样本。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统筹考虑空间布局、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切实提高小微企业园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要以优先供地为条件,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向“三改一拆”要空间,向滩涂要空间,向山上要空间,向空中地下要空间。要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建设,尽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坚决防止“炒厂房”现象。要以规范管理为要求,把好入园关,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同步做好招商引资。要以合力推进为保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政策,强化督查考核,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小微企业园建设取得实效、健康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要求,要根据小微企业园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坚持“重规划,有特色、高门槛、强配套”,加大力度推进园区建设,真正使之建设成为小微企业的“乐园”、成为产业链相配套、服务链相支撑的企业发展平台、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最亮点,为我市实体经济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