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0-30 点击数:373
一、着力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一是推进南滨路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二是打造N18、金阳印象-明月行等市区级特色文化创意园区;三是开发文化类工艺产品。如南山盆景;四是以施光南大剧院、南岸艺术中心、茶园艺术中心、南滨路当代美术馆、国际马戏城、音乐现场等项目为核心,推进发展我区文化展演。
二、制定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一是完善公共财政支付公益型文化建设的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二是执行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税的减免政策,对大众型的文化娱乐行业和重点扶植的行业应适当减免税收,企业赞助文化体育事业的资金免征所得税;三是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资金和生产商来区安家落户。
三、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加快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与在区高等院校合办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经纪、文化市场、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使南岸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区。
四、培育文化产业中介市场。一是大力发展文化经纪机构和文化经纪人,鼓励组建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组织或文化投资公司,不断培育新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实施行业统计、指导和管理,在周边区县乃至西部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行业协作。
五、积极引入高新技术。重点跟踪和引进数字化装备、宽频线路系统、多媒体技术等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依托高新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与信息通信、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六、营造群众文化氛围。一是用市场手段激活群众文化意识和氛围;二是增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文化的意识,确立创业意识,政府在税收上加以扶植;三是社区群众文化方面,坚持文化惠民,因地制宜地建设具特色的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活动、培训、辅导等免费开放服务,构建全区崭新的群众文化网络。四是政府增加对社区文化投入,改善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场所,按照市场管理方式运行,确保设备得到有效利用。
(摘自10月30日重庆政府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