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Service
未来三年 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或达百亿元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6-16 点击数:1085

        企业家日报6月16日报道:2013年世界3D技术产业大会于5月29至31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在此次盛会上,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描绘了这样一个美景:“未来三年国内3D打印技术市场规模可以达近百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场。”。他认为,未来几年国内3D打印技术市场规模将以每年至少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不过,罗军同时坦言:“3D打印技术产业化还在起步阶段。从国际国内的现状来看,小而散是行业普遍现象。”

   

      憧憬百亿产值

     3D打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成为高频词汇。伴随各种3D打印的消息,中航重机、光韵达、海源机械等A股概念公司股价屡创新高。概念公司股价起舞的重要原因是市场对3D打印技术前景的憧憬。通过3D打印技术,水杯、椅子、汽车,甚至人体器官都可以被打印出来。而桌面级3D打印机仅仅是3D打印领域最简单的一种。业界认为,3D打印技术更大的市场在工业级应用,未来在某些领域有望替代传统制造技术。

     罗军表示,3D打印技术擅长解决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生产技术,而传统制造业则擅长批量化和规模化,彼此之间正好形成互补关系。正是3D打印的“定制”优势,罗军描绘了每年成倍增长的发展前景。他预计到2015年末,我国3D打印技术的市场规模将做到近百亿元。“其中包括设备、加工和服务等。”而2012年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为21亿美元,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只有10亿元人民币。

     罗军认为,3D打印技术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

     国内外软件技术差距不大

    “社会各界和传统产业对3D打印技术还缺乏比较清晰的认识。”罗军认为。

     目前,3D打印技术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规模很小,全球从事3D打印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科研单位和上下游企业(含材料、软件开发、商业运营)不足100家;国内有40多家从事3D打印技术的上下游企业、科研单位。小而散的国内企业主要以某一种技术为主,商业化能力相对比较弱。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还需要突破材料、设备等瓶颈。而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某些关键技术方面存在差距。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史玉升介绍,目前国内外3D软件企业的差距并不大,设备的功能性差异也不大,但是国内设备可靠性较弱,一些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方面做得不好;另外,粉末材料的性能也与国外存在差距。

     史玉升认为,这些差距有赖于科技部启动的863计划等重大专项加以解决。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3D打印技术相关项目相比往年入选更多,国家投入的资金也更多。该指南提到,要突破3D打印制造技术中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制重点装备产品,并为此拨付最高达4000万元的研究资金。

   (桑秘,图片摘自百度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