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07-27 点击数:530
据重庆日报727日报道:大暑时节,气温陡增,黄代华种植的夏黑葡萄,也进入了采摘期。
午后,黄代华带着剪刀、纸箱,一头钻进了自家的葡萄棚里。他告诉记者:“今天有一个老客户定了20件夏黑葡萄,下午来取。”
种植葡萄15年,不仅让黄代华一家过上了好日子,也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土”专家。
说黄代华“土”,是因为他没接受过专业的葡萄种植培训,所有的经验和技术都靠自己摸索。不过,在村里大多数人看来,黄代华却是一个“洋气”的“土”专家,这又是为何呢?
折腾
“1斤葡萄能卖3元,1亩地能收2000多斤葡萄,就是6000多元”
九龙坡区西彭镇马鞍村黄家湾,黄代华的砖房坐落于几丛茂盛的竹林旁。黄家湾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黄代华祖辈很早就开始在此耕作。
然而,2005年,黄代华决定种葡萄时,就连父亲黄万河都对他的决定充满怀疑:“你是折腾得很哦,你晓得这里适不适合种葡萄呢?种出来的葡萄卖得出去不?”
事情传开,村里人也是反对多于赞同:“到时候种不出来你哭都来不及”“卖不出去了,你都只有看到葡萄烂在土里”……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黄代华却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1斤葡萄能卖3元,1亩地能收2000多斤葡萄,就是6000多元。”黄代华种葡萄的想法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考察和深思熟虑。
当时,周边村子已有人零星地种植葡萄,虽未形成规模,但几乎不愁销路,也取得了不错的效益,显现出良好的前景。
“想要过上好日子,还是得求变,变化才能发展。”主动求变的黄代华种上了5亩葡萄。
两年后,黄代华的葡萄开始挂果。虽是初产,这5亩葡萄,当年也给黄代华带来了4万元的收入。求变的效果开始显现。
摸索
“种葡萄这几年,我都是在网上学习技术”
随后几年,随着葡萄逐年增产,黄代华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看着黄代华种葡萄效益不错,一些村民也开始跟着种起了葡萄。
可就在葡萄产业顺风顺水时,黄代华又开始“折腾”了。
“一开始大家都跟着种巨峰和夏黑两个品种,效益不错,但老黄又想着试种新品种。”马鞍村村主任陈国元介绍,“新品种能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市场前景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没底。”
“种葡萄这几年,我都是在网上学习技术,然后自己再摸索。”网上学习结合实践,不仅让黄代华种植葡萄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也让他对市场趋势有了更多的了解:“巨峰葡萄1斤卖7元,金手指等葡萄品种,一斤卖20元,差别太大了。”
接下来几年,紧跟市场步伐的黄代华陆续试种了金手指、玫瑰香等葡萄品种,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2017年,黄代华又做了件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洋气”事:搞葡萄大棚种植。
“听说过大棚种蔬菜,还从没听说过大棚能种葡萄,搞得成不哦?”尽管此前黄代华每次尝试新东西都获得成功,也有不少村民跟进,但对大棚种葡萄,村民们依旧怀疑和观望。
但黄代华的葡萄大棚种植再次取得成功:大棚种植的葡萄不仅产量更高、病虫害更少,而且色泽均匀、品质更好。
“大棚种植,温度和湿度都可调可控,也更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善于学习,善于将网络新知与实践相结合的黄代华,早已是村民心目中的葡萄种植专家。
分享
“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比自己挣钱更重要”
“现在村里种植葡萄400余亩,年产值超过600万元。”陈国元介绍,村里种植葡萄的村民,几乎都是黄代华的“学生”,无论是选种、育种,还是修枝疏果,黄代华对村民的求教从来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有些人个人搞好了,就藏到掖到,生怕别个学了,他是恨不得手把手把你教会。”几年前,村民龙享华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就想向黄代华学习种植葡萄。黄代华不仅免费提供苗木,还上门传授技术,葡萄挂果后还主动帮忙找销路、介绍客户。
如今,龙享华一家不仅衣食无忧,还在西彭场镇上购买了商品房、添置了小轿车。
不仅是龙享华,马鞍村的许多村民,都在黄代华的帮助下开始种葡萄,过上了好日子,但有件事,还是让大家觉得奇怪:种葡萄15年,效益年年见长,可黄代华的葡萄种植面积除了从最初的5亩地发展到10余亩地后,再也没有多种一分地,这是为何?
“现在我一年收入10多万,日子也过得不错,不用贪多。”在黄代华看来,“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邻里关系和睦,比自己挣钱更重要。可能是从小受老汉影响太深,他是老村主任,不喜欢计较也不吵架,对别个也是多帮忙。”
家风传承,带领着大家种葡萄增收致富的黄代华不仅是村民公认的“洋气”的“土”专家,也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好人老黄”。
近年来,西彭镇围绕“五心同筑梦·文明践于行”主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实践单元为依托,通过实施文明评选、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六大行动,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
黄代华家庭,正是西彭镇在2017年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