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14年来,30余位农村留守老人在这里“搭伙”—— 张成书的“温情食堂”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1-20 点击数:504


        重庆日报11月20日讯(首席记者 张莎)每天上午11点,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大桥饭店开始进入忙碌状态。

  重庆日报记者看到,这时饭店外已陆续来了不少客人,他们坐在路边,一边聊天一边等待,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客人几乎都是耄耋老人。

  “老人家,进来吃饭了!”随着老板张成书的几声吆喝,老人们熟门熟路走进饭店里,在最大的一张圆桌旁坐下。

  “一二三四五……”数了数,人齐了,张成书开始上菜。这天的菜有:酸萝卜海带炖鸭子汤、回锅肉、炒花菜、炒青菜、南瓜汤……很快,七八个热腾腾的家常菜都上了桌,老人们开始动筷吃起来。吃完饭,老人们并没有急着走,而是继续坐在饭店门口的板凳上,拉家常、晒太阳,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就是张成书在大桥饭店为30余位农村留守老人开设的“温情食堂”,而这个食堂一开就是14年。

  她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上世纪90年代,大桥村还是大桥乡,人口近万人,很是闹热。

  然而,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进城买房安家,村里逐渐冷清下来,留下的都是老人。

  故土难离,老人们没有随儿女进城,也不愿牵绊后辈。随着年岁的增加,每天买菜做饭对老人来说成了难题,也让儿女们放不下心。

  大桥饭店是镇上开了41年的老饭店。数十年来,乡亲们一直在这里吃酒办席,而张成书也是镇上出了名的“热心肠”,邻居有事都爱找她帮忙。

  2006年,住在饭店附近的刘培书老人趁张成书空闲时把她拉到一边,说出心里盘算了好几天的话:“张老板,我一个人弄饭费力,你这里吃饭闹热,我来‘搭个伙’要得不?”

  “要得呀!几十年老邻居,多个人多双筷子而已!”张成书一口答应下来,并请刘培书当晚就来饭店吃饭,和自己的家人、饭店员工凑成了一桌。

  在张成书热闹的饭店里,刘培书仿佛又回到大家庭,一顿饭吃得开胃又乐呵。

  春节吃汤圆,端午吃粽子……

  让张成书没有想到的是,这事很快传开来,陆续又有好几位老人上门表示,想“搭伙”吃饭。

  最初,张成书和合伙人万昌辉商定,为老人免费供应三餐。可老人们都严词拒绝,硬把饭钱塞给她,不想“占便宜”。

  为了让老人们放心吃饭,张成书和万昌辉商量出了收费标准:一日三餐,1人10元。

  标准定下来了,14年来没有变,但张成书却执行得“不彻底”。代德纯是农村低保老人,张成书坚决不收他的饭钱。老人家过意不去,有时吃完饭偷偷扔一元、两元在张成书的灶台。为了让老人吃得心安理得、没有负担,张成书象征性地收了,隔几天又多加份肉。

  见饭店有时忙不过来,不少身体硬朗的“低龄”老人还主动来搭把手。

  下午时分,记者看到,张成之、王有书、周喜付等几位老人都坐在店门口,帮忙剥蒜、摘菜、剪辣椒。

  “过去一个人在家,要么吃剩饭,要么不吃饭。在这里‘搭伙’几年,一天三顿吃得舒服,我身体都养好了。”80岁的王有书说,他特别享受在大桥饭店的时光,吃饭时闹闹热热,吃完饭大家坐在一起摆龙门阵,经常“笑得不歇气”。

  春节吃汤圆,初二吃猪脚下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糍粑,夏天早上煮盐蛋……“温情食堂”天天都开,老人们也天天来“搭伙”吃饭。

  “虽然这些客人没‘赚头’,但大桥饭店的伙食却半点也不马虎,做得好不好,全凭一颗责任心。”快人快语的张成书说,健康、养生、卫生是她供餐的“硬杠子”。

  “温情食堂”会一直开下去

  14年来,在张成书饭店“搭伙”的老人前后共有30多人。有的老人“走”了,又有新“搭伙”的老人加入进来。

  两年前,一直在店里“搭伙”的陈烈琴和张成在两位老人卧床不起,张成书还开辟了“送餐”服务。每天一日三餐,她会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家里,甚至端到床前,等老人吃完再来收碗,并不时关心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

  如今,张成书自己也是71岁的老人了,几个儿女多次建议她转让店铺、进城共享天伦之乐。“说真的,我也心动过,可每次给老哥哥老姐姐们提起这个话题,他们表面上支持理解,神情却很落寞,我哪里能放心走哦?”张成书说。

  为了让老人们能有个好好吃饭、好好聊天的去处,张成书决定继续坚守在这间不起眼的老饭店里。可是她自己也在变老,今后饭店该怎么办?

  令人欣慰的是,张成书的坚持,让她当厨师的侄儿周国辉深受感动。

  周国辉说,到哪一天张成书干不动了,自己会把饭店接下来,把老规矩传承下去,继续照顾来“搭伙”的老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