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一条农村电商链 串起三名小镇青年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2-11 点击数:472

     重庆日报12月11日讯:杨义明、何江华、严令,3名原本生活好似平行线的小镇青年,却因为农村电商事业产生了交集。在这条产业链上,杨义明负责网店分销,何江华组织货源,严令则负责提供产品。

  过去,一根网线打开了农村青年看外界的窗口。如今,一根网线为广袤乡村联通了更大的世界。

  秀山县是“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贫困县农产品电商销售10强县”,近年来农村电商产业链覆盖全县所有的贫困村,不少人在农村电商链条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农村电商正是他们创业的蓝海。

  杨义明搞销售 一年卖“土货”百万元

  10月27日下午3时,坐在记者对面的杨义明手机响个不停,通过电商平台询单、下单者不断。他的网店当日交易额已有1800多元,而此时还没到网店销售的交易高峰期。

  “每天晚上6点到11点才是高峰期。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下班了,才有时间拿起手机网上购物。”杨义明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网店每天销售额在1万元左右,纯利润在千元上下。

  记者眼前的杨义明,爱说爱笑,很难看出他曾遭遇过不幸。

  杨义明半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后来改嫁,从此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初中毕业后,17岁的杨义明开始了到处打工的生涯。

  18岁那年,杨义明加工木材时右手小拇指被机器切掉,手背皮肤严重损毁。他前后住了108天院,做了14次手术,还将大腿上的皮肤移植到手背上,疼得钻心。

  多次手术对身体的伤害,让他没法再继续打工,杨义明不得不回到老家隘口镇岑龙村。

  在广东打工时,杨义明曾看到当地快递代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天进出快递代理点收取包裹的人络绎不绝。考虑到这行业在岑龙村是个空白,他便用伤残赔偿金开了家快递代理店,没想到做了一年就亏了几万元。

  杨义明认真总结失败原因:小镇人少,网购需求不大,从县城到隘口镇平均每天只有40来个快递,每个才挣1元钱,但往返车费就要60元钱。再加上人工费等,开快递代理店肯定亏损。正当他想放弃搞电商时,遇上了一件事——隘口镇乡村扶贫产业园建成投用,其中农村电商是主打产业。

  “产业园免费培训,还包吃包住,我就报了名。”杨义明告诉记者,从产品文案到视频剪辑,再到拍摄包装,他啥子都使劲儿学。终于,他从电商的“门外汉”变成了“局中人”。

  通过市场调研,他决定搞电商销售,但卖什么才受欢迎?货源从哪里来?

  产业园内有20多个农特产加工厂,专门加工当地隘口茶、金丝皇菊、泡辣椒、菜籽油、火锅粉等土特产,这些后来都成了杨义明网店的主推产品。

  杨义明不断学习推广、策划、营销技巧,并用于网店营销中,很快便有了成果。以当地特产干吃汤圆为例,“隘口镇最大的超市一天也就能卖一二十公斤干吃汤圆,而我的网店每天可以卖五六百公斤。”杨义明自豪地告诉记者,让干吃汤圆突破时空限制走向全国的,正是农村电商。

  2019年,杨义明的两家网店销售额破百万元,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过200万元。

  何江华找货源 从供应链中找商机

  杨义明网店卖的土货虽来自产业园里的农特产品加工厂,但负责将这些土特产整合、包装成电商产品,却是山水隘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30岁的小镇青年何江华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之一。

  何江华通过大数据了解农产品价格指数,提前组织货源,并进行包装、文案设计,再将产品分销给像杨义明这样的电商零售商。

  过去,何江华和这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去沿海城市打工,觉得去大城市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3年前,何江华得知秀山老家正在培训电商创业人才,返乡搞电商不仅有专业人员指导,还有政策补贴,这让他下定决心,从广东返乡创业。

  “参加了两次免费培训,老师教我们美工、电商基础操作知识等,还帮我们注册开网店,县里还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和办公设施,让我们‘拎包’就能创业。”何江华告诉记者。

  农村电商有一条明确分工的产业链,何江华要在这条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他决定销售隘口镇的农产品,从供应链上找商机。从此,他常常开车前往各个村社寻找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给农产品拍照,现场了解产量,和农户建立联系……回到办公室,他还要自己修图、创作广告语、制定营销方案。

  农产品成熟后,何江华第一时间从农户手里收购,然后将收到的农产品送到产业园免费提供的仓库打包、发货……隘口镇的柑橘、紫薯、百香果、土鸡蛋、香肠、腊肉等土特产都在这里包装、整合,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后来,何江华与合作伙伴成立了山水隘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电商扶贫平台——“山水隘口”。公司将镇域内的不少农产品进行了品牌、平台整合,还发展起了72个订单中心户,负责收货、采购和提供农户产品信息。

  “我们也在尝试发展订单农业,根据电商平台大数据预测哪种农产品卖得好,提前组织村民种植或养殖。”何江华说,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发展顺利,从去年成立以来已累计销售本地农产品逾千万元。

  农户严令 按电商要求搞种养业

  在电商这条产业链上,何江华位置居于中间。一方面他向下游销售商提供可供销售的电商产品,另一方面向上游组织农户生产。隘口镇坝芒村的贫困青年严令,便是何江华新近发展的上游农户。

  32岁的严令家里有4个小孩,家庭因学致贫。严令夫妻俩原本在外务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口子筹谋在家门口寻找“活路”,正在这时,何江华找上了门。

  何江华告诉严令,隘口镇的土鸡和土鸡蛋在电商平台供不应求,如果严令能多养些鸡,鸡和蛋便全部由何江华以市场价收购。何江华对严令的养鸡方式提出两点要求:一是饲料要绿色环保,二是要让鸡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只负责养,不担心销路,这样的好事上哪找?严令很快便答应下来。今年,严令夫妻俩共养了四五百只鸡,出栏近300只,全部卖给了何江华,仅此一项收入3万多元。

  有了这番经历,严令也在农村电商产业链条上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如今,严令不打算再外出务工,一门心思想把土鸡养好。

  明年春节前,严令养的第二批土鸡就要出栏。根据事先和何江华签订的订单,只要品质有保障,这批土鸡的价格肯定错不了。为了保证土鸡质量,严令每天都会骑摩托到半山腰的鸡舍去照料,有时还要在鸡舍旁的一个简陋窝棚里住一夜,防止野猫深夜“偷袭”土鸡。

  今年,严令从何江华那里了解到,秀山的金银花在电商平台上卖得不错,于是,他又发展了30多亩金银花。如今的严令在忙活自家的种养业之外,还时常关注周边村民家有啥特色农产品适合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你有啥,我卖啥!”如今,这样的电商平台广告在隘口镇随处可见,这也让和严令一样的农户们有了通过电商增收致富的信心。“明年,要争取把土鸡的规模发展到上千只。”严令告诉记者,“只要按电商要求搞种养业,就不愁销路!”

  数读秀山脱贫攻坚>>>

  7万人

  1.68万户7万余名建卡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均已达到脱贫标准,8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96万亩

  累计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96万亩,茶叶、油茶基地面积均居全市第一

  6.2亿元

  今年预计银花产值6.2亿元,带动1.7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

  100%

  农业产业利益联结100%的贫困村、100%的贫困户,农村电商产业链覆盖100%的贫困村

  1483个

  依托乡村旅游打造扶贫载体,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基地1483个、乡村旅游接待户520家

  资料来源:秀山县扶贫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