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农妇肖凤英和她的“幸福农场”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5-28 点击数:1272

   

    重庆日报5月28日报道记者 周立)近日,当肖凤英在自家大棚里摘完当天最后一根黄瓜后,已是下午4点过。从清晨4点起床去卖菜,到中午回家吃了饭就开始摘第二天要卖的菜,她和丈夫其间一直没休息过。自从这个月她家20亩大棚蔬菜陆续开始上市以来,夫妻俩就一直这样累并快乐着。

  

    黄瓜长势喜人,肖凤英和丈夫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 周立 摄

    38岁的肖凤英将她和丈夫经营的这个大棚蔬菜基地,称之为“自家的幸福农场”。农场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双龙村兴旺组,去年底才流转土地搭建好大棚。在此之前,肖凤英和丈夫在福建当了4年职业菜农。

  艰辛的打工生涯

   16岁时,初中毕业的肖凤英远离家乡赴广东茂名打工。她做过皮鞋,还像男人一样在建筑工地上扛过沙袋,背过水泥。有时一个工作告一段落,下一份工作还没找到时,她连租房子的钱都拿不出,为此住过候车室,到其他姐妹那儿蹭过饭。

   1998年,肖凤英在广东与同样来自石柱的打工仔谭其勇相遇。有了爱情,生活似乎也没那么苦了。

   后来,肖凤英认识了一个在广东某菜市场卖菜的老乡,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替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干,我不会光卖菜,还要自己种。”夫妻俩一拍即合。

   挖到人生第一桶金

   说干就干,虽然当时基本没什么积蓄,但夫妻二人决定冒险一试。2008年,他们在福建租了6亩地开始种菜,投入的一万多元钱几乎全是借的。由于没有大面积种菜技术和经验,市场又全靠自己跑,半年下来,夫妻俩亏得血本无归,还欠下一大笔债。肖凤英想放弃,丈夫鼓励她:“别灰心,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这让肖凤英再次鼓起勇气。通过几年拼搏,夫妻俩手里的积蓄已有十多万元,当职业菜农让他们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这时,肖凤英又有了想法:“反正都是种菜,何不回老家种?”这想法再次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办家庭农场一举成功

   2012年,肖凤英和丈夫回到王场镇,决定在这里发展大棚蔬菜。正当为资金烦恼时,他们得到了县妇联和王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20亩土地的流转手续迅速办下来不说,政府还为他们搭起了20多个耗资40多万元的大棚,让他们“先上马把菜种起来再说,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就这样,肖凤英只投入了20多万元,就种下了20多个品种的大棚蔬菜,全是从外地引进的优质品种。

   今年5月2日,第一批300多公斤蔬菜上市,由于品质和卖相兼具,2个小时就被抢光了。自此,肖凤英每天都有四五百公斤的新鲜菜上市。

  “这样算下来,明年就有望把成本捞回来。”肖凤英说,现在菜量不大,走农贸市场就可销售完,虽然自己辛苦点,但利润也多点。她准备明年再新增20亩大棚蔬菜,想办法走批发和进超市,到时,买辆货车送菜,预计年纯利润将突破20万元。目前,石柱县妇联正在为肖凤英接洽农超对接事宜。

  “虽然辛苦,但很幸福,没有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我也走不到今天。”肖凤英说,这就是她将蔬菜基地称为幸福农场的原因——只要两口子心往一处想,踏实苦干,打工仔也可以当老板。

   (桑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