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9-02 点击数:1025
重庆商报9月2日讯(记者 梁龄) 个人申办贷款有些什么条件、使用信用卡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对于这些市民生活中的疑惑,银行将集中为市民解答。昨日,为期1个月的2013年“金融知识进万家”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在我市正式启动。重庆地区4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重庆市银行业协会参与,并发出“重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倡议书”。预计将发放约200万份宣传资料,市民可在活动期间免费“充电”学习金融知识。
1000万市民将收到风险短信
昨日上午,由重庆银监局主办的2013年重庆银行业“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在重庆银监局正式启动。重庆银监局、重庆市银行业协会和全市4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和银行业消费者代表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全市4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向公众发送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短信,并发出“重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倡议书”,号召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强化消费者保护意识,更好地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同时,重庆银监局还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较场口日月光中心、南坪协信星光时代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安排银行工作人员向消费者宣传介绍金融知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金融知识。
重庆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活动期间,预计将发放约200万份宣传资料,全市1000万名市民将收到风险提示短信。各家银行将在全市设置80多个流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
贷款、理财等知识受关注
“出差到外地入住酒店时,往往要办理信用卡预授权,什么叫做预授权?”昨日上午11时许,在较场口日月光中心,一对巴南小夫妻咨询起信用卡使用问题。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工作人员赶紧向他们做了解释。原来,所谓“预授权”,就是持卡人入住酒店时,酒店按照入住天数,根据酒店预交押金规定估算消费金额,要求您刷信用卡做“预授权”。实际上这钱还是在您的卡上,并没有支付给酒店,只是这笔金额被冻结了。
“我有一个在投资公司上班的亲戚,说只要一次投资几十万元,就可以有30%的年化收益。不知道是否靠谱?”家住江北区的黄先生说,通过现场向银行专业人士咨询,他了解到了这很可能是非法集资,必须远离,投资理财还是要找正规金融机构。
商报记者走访较场口日月光中心、南坪协信星光时代广场两个活动现场,随机走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数十家银行宣传柜台发现,个人贷款、银行理财、银行卡使用攻略、如何识别非法集资和防范诈骗都是市民关心的重点。
构建“五位一体”保护机制
重庆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重庆银监局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公众教育,强化信息披露,完善投诉流程,强化行为监管,规范服务收费,构建了“五位一体”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
一是开展公众教育,普及现代金融知识。2012年以来,重庆银监局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办金融公众教育活动24000余场次,累计参与人数358万余人次,累计发放金融宣传资料546万余份。二是优化投诉流程,完善快速回应机制。今年,重庆银监局制定了《重庆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实施规程》,完善了重庆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置机制。三是强化信息披露,保障银行业消费者的知情权。四是持续开展现场调查,不断强化行为监管。五是规范服务收费,切实减轻消费者财务负担。2012年以来,重庆银监局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取消收费项目733项、调低收费标准220项。
消费者权益保护倡议书
为宣传和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了解和认知,更好地维护银行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共赢的金融消费关系,促进重庆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倡议:
一、认真遵守银监会提出的“预防为先、教育为主、依法维权、协调处置”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原则,认真履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主体职责,依法合规经营,公平对待各类银行业消费者,维护重庆银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在金融产品与服务设计、审批、推介和交易的过程中落实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要求,规范各类销售行为,充分披露风险信息,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三、积极开展广泛、持续、系统的金融公众教育活动,送金融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着力建设金融公众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社会金融素质。
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高效快速的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对发生投诉的重点、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及时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本职做起,从现在做起,提升服务品质,保护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让广大银行业消费者充分享受银行业发展的成果,构建重庆银行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贡献力量!
重庆银行业金融机构
2013年9月1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