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商人徐彦平的诗人情怀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9-30 点击数:811

        

      徐彦平:陕西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重庆酉阳人。1996年下海创办广告公司,2000年涉足房地产领域,2005年倡议发起成立陕西工商联川渝商会,现任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川渝商会会长。

  30年前,他是军人;20年前,他是诗人;如今,他是商人。“诗人充满想象,军人一往无前,我是融合两者特质的商人。”陕西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徐彦平如此评价自己。

  9月19日,中秋节,55岁的徐彦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重庆,签售他的第四本书《情商中国》。

  生在重庆酉阳的徐彦平,曾经在国境线上当过铁道兵,也出过诗集,做过媒体。但现在,他是陕西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也是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省工商联川渝商会会长。

  “因为爱好军事而去当兵,因为当不好兵而去写诗,因为写不好诗而去做编辑,因为做不好编辑而去经商,惟恐做不好生意,只好再回来写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中秋节当天,徐彦平在接受商报记者专访时,用这段话来总结自己不平凡的经历。

  商人徐彦平:“义和利”成为最大的困惑

  企业家出书者众,但大多讲成功经验、管理心得,讲情商、文化、世道人心的,并不多见。徐彦平的《情商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另类。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来自他内心的一个结:义和利如何平衡?他一直想找到一个答案。

  “一直以来,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义字当先,而当我走上创业路之后,却发现这和从商是冲突的。”在商言商的徐彦平,最后还是将自己的感悟体现到了企业管理上,“义和利说的就是情商,要以情商来思考商业模式”。

  徐彦平说,十多年前高山流水刚刚进入陕西时,在秦岭脚下做房地产项目。当时,有乙方拉拢腐蚀公司员工,然后向徐彦平写信揭发。收到信以后,徐彦平选择了召开员工大会,告诉大家“我不信,这是有人恶意中伤、制造内讧”。“员工队伍的稳定是基础,决不能动摇。”徐彦平有些无奈地说,“合情的事情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事情也不一定合情,太难了”。

  “不过,有时候‘义’和‘利’也能转换。”说到这里,徐彦平讲了一个故事。20年前,徐彦平有个朋友在北京开酒类展销会,在徐彦平的帮助下,朋友挣了不少钱,展销会结束后却没有任何表示。尽管当时徐彦平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一想到大家是朋友,不是利益关系,也就没有再多想了。“后来我下海,找这个朋友借钱,他二话没说就借我108万元,借条都不让打,我两年后才还清。”徐彦平说。

  进入房地产行业后,徐彦平对“义”和“利”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房地产最复杂,最挑战人性……挑战你的一切。”日前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则让他十分感慨,仿佛看到了自己公司的影子。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商业中构建的友谊,远比友谊中构建的商业关系更长远。两个同学关系很好,如果一起创业,利益必然产生冲突,从而导致关系破裂。”徐彦平说。

  至于那些往事,他却不愿再提及。

  军人徐彦平: 坚持然后将公司做大

  文化营销传播者刘春华这样介绍徐彦平:当过兵,和华为任正非的经历相似;做过记者,与海尔张瑞敏曾经的梦想一样;做过房地产广告,同马云在网络上发布大黄页异曲同工;最后,他终于像王石一样,成为了地产界的大老板。

  不过,回忆起创业路,徐彦平这样告诉商报记者:“人生的挑战远远大于想象。如果当初知道下海是这样,我打死不下海,宁愿每天写写诗,和诗友们聊聊天。如果知道房地产是这样,我打死不做房地产,宁愿干我的广告公司。”

  1996年,在一家媒体当广告部主任的徐彦平,决定辞职下海办广告公司。当时,拥有广告资源的他以为这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但真正开始创业,他却发现,一旦离开那个平台,资源、关系、承诺全是假的。

  “当时我在北京创业,一个月五六百元的房租都交不起。下海仅半年,我的头发就白了一半。”徐彦平说,后来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和他当过兵有关系。“从军,训练的是硬朗的作风,再艰苦也得熬住、挺住,磨出耐心。如果没有从军的磨练,我的创业之路可能早就结束了。”徐彦平说。

  “人总是在慌乱至急之后变得坦然。事已至此,我反倒无所谓了。当谁也指望不上时,就触到了市场的底,只能硬着头皮扛起来、顶起来,彻底按照市场经济的‘应然’行事,拒绝‘想当然’。”徐彦平说。

  正是有了这份坚持,徐彦平才能一步步将公司做大。2005年时,“高山流水”品牌的价值已经达到4.23亿元人民币。

  诗人徐彦平: 故土情结让他更关注家乡

  作为一个地产商人,像徐彦平这样能让自己的地产品牌“高山流水”被评为“中国文化地产经典品牌”的,并不多。

  他不但以“高山流水”命名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还把人文情怀融入到了作品中——在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里,入口处的卢梭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在最新打造的一个项目里,则有亚当斯密、凯恩斯、巴菲特、乔布斯等数十位经济界知名人物的雕塑。如今,这些已经成为高山流水的一张名片,成为有别于其他地产公司的一大卖点。

  而这一切,与徐彦平的另一个身份分不开——这位地产大鳄曾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写过诗,获得北京文学新人奖,还出版过诗集。

  “诗人和故乡的关系,是一生的创作源泉。”徐彦平说。也正是因为有着浓浓的故土情结,这位离家多年、很少回重庆的酉阳人,仍然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

  2005年,徐彦平倡议发起成立了陕西工商联川渝商会;2009年,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的他提交了一个提案——建立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前几年,徐彦平回到重庆投资了房地产项目,现在又把目光转向了酉阳。

  “在外地打拼的重庆人,无论到哪里都心系故乡,返乡投资、回报故乡的重庆人也越来越多。”徐彦平说。


  对话

  追求利益也不能让温情缺位

  重庆商报:您出了4本书,既有诗歌也有企业管理的,很多人称您是“儒商”,您怎么看?

  徐彦平:儒商这个概念是个矛盾体。儒是知识人,商是商人。儒是要放弃个人私利,考虑社会功利;商则是要斤斤计较,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把本来互相矛盾的两极硬生生挤在一起,导致儒商这个概念,既不是单纯的商人,也不是单纯的知识者,不仅仅有利益关怀,还要有价值关怀。即使纯粹追求利益,也不能没有道德规范,也不能让温情缺位。

  重庆商报:诗人感性,军人理性,对您而言,感性和理性哪一种更多一些?

  徐彦平:我是感性的,但我懂得克制自己,克制可以冷静下来,防止好心办坏事。

  重庆商报:目前重庆人在外地创业的情况如何?

  徐彦平:在外地打工的重庆人,是重庆的泛经济人群。重庆人习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创业,比如餐饮、五金,陕西川渝商会下面有个五金商会,就全是大足人。现在,走出去的重庆人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但同时,返乡投资的重庆人也越来越多。

   (摘自9月30日重庆商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