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退休老太路边理发 16年坚持只收4元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1-02 点击数:754

    据重庆商报1月2日报道:一面镜子,一把推子,一个热水瓶,一张椅子,这就是綦江66岁老太闫大平退休后至今坚守了整整16年的路边理发店。这些年来,她坚持不涨价,只收4元,甚至有时还给过往村民免费理发,有的村民以送菜作回报。

  理发店开在棚子里

  闫大平家住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松北路,昨天清晨6时左右,她早早起床收拾好理发用的“家当”,吃过早餐就朝理发店走去。理发店距家走路约20分钟,说是理发店,其实就是用两根碗口大的木头支撑起来的一个棚子,每当遇到刮风下雨,只能“歇业”在家。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党委工作部工作人员金银贵介绍,在拥有3万多人的矿区里,像闫大平这样的路边理发店以前有十几家,目前仅剩她这一家。

  开店只为方便他人

  闫大平介绍,她于1970年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从事理发工作,直到50岁退休,整整干了27年。闫大平说,以前忙的时候一天到晚难得吃上一顿饭,有时吃到一半有人来了又立即丢下饭碗继续干活。

  闫大平丈夫李开宣称,妻子的退休工资每月有1700元,两个女儿都有工作,家里条件还算不错,但老伴退休后不顾家人反对,偷偷找来镜子、推子、热水瓶和椅子,在离家数百米远的地方摆了这个路边理发店,她说退休后闲不住,挣不挣钱无所谓,只要能方便他人就行。   

  在松藻煤矿担任工会副主席的大女儿李冰称,当初她和妹妹都反对母亲开路边理发店,希望她在家过清闲日子,但最终拗不过她。闫大平从1997年退休至今,这路边理发店一开就是16年。

  16年来不涨一分钱

  昨天,当地居民詹天泉介绍,他经常在闫大平的路边理发店理发,每次她仅收4元,包括剪发、修面、刮胡须等工序,这16年来一直是这个价,始终没涨过一分钱。“这是附近一带最便宜的理发店了。”他说,有好几次,他看到闫大平给人理完发后没收对方的钱。闫大平说,有个村民因家里特别穷,几年来一直在她那儿理发,她从未收过对方一分钱。她说,也有的村民有时身上没带钱,就拿鸡蛋或摘一些菜作感谢,每当这时她总是笑着拒绝。有时,她还会去附近村子上门为瘫痪病人或残疾人免费理发。

  李开宣说,妻子每天早上7点左右出发,中午有时回家吃饭,有时他送去,一般下午6点左右才回到家,生意好时一天有30元左右收入,生意不好时,一天仅几元钱收入。他心疼地说,近来,随着年龄增大,老伴眼睛近视,身体也不是很好,他多次劝她放弃理发,但闫大平总舍不得放弃这个路边理发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