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面子工程 她一干就是26年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2-21 点击数:794

                            

  重庆晨报2月21日报道:何元凤第一个将“美容”引入重庆,现在她说,美容行业新一轮洗牌开始了。 

  何元凤有一张精致的脸,这在处于49岁年龄段的女人中并不多见。

  何元凤爱美丽。因为美丽,她在20多岁的时候辞去稳定的会计工作,只身前往深圳学习美容。学成回到重庆后,1988年,她在沙坪坝开起了重庆第一家美容店。

  此后的26年里,何元凤的生意清晰地分为了两段:何元凤在重庆第一个引入了“洗脸”、文秀、SPA……都说重庆美女是重庆的城市名片,除了天生丽质,科学的保养和雕琢同样重要。何元凤和她的“凤冠美业”写出了重庆美容史的第一章;近十年以来,“韩潮”来袭,中国美容连锁机构纷纷抢滩重庆,经过数轮厮杀,行业真正的洗牌拉开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何元凤与所有领域的渝商一样,又面临一个深刻的产业重新定位和升级过程。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何元凤及其企业其中的“美丽”奥秘。

  从零开始

  何元凤的美容生意开始于1988年,这是一个很早的年份,以至于何元凤如今能够自豪地说:“‘美容’这个词是我带到重庆的。”

  在开美容店之前,何元凤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七星岗一家贸易公司做会计。“我那时候皮肤黑,所以就一直关心美容方面的信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电视娱乐产业从香港向广东的浸润,广东成为了中国美容产业的最前沿。23岁的何元凤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深圳学习美容。

  在深圳,传授何元凤美容的是一位香港老师。由于何元凤学习刻苦,且天资聪慧,香港老师向何元凤提出了由她出资让其在重庆开一家美容店的建议。何元凤却选择了拒绝。

  何元凤的拒绝并非没有理由,那个时候在重庆,根本就没有美容概念,绝大部分只在登台表演或照结婚照时简单化个妆,即使百雀羚用多了,都会被人笑做“妖艳儿”。

  “那年头,所有美容器材和产品都要从香港和韩国进口,我们连‘洗脸’用的床都买不到,最后还是找人焊。”何元凤说,回重庆后,经过仔细琢磨,1988年在沙坪坝南开中学旁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

  艰难起步

  美容店开起来后,何元凤请了一位广东的理发师傅,在店里主要做美发生意,她希望美发能够带动美容生意。那时,重庆市民对于香港电视剧中男女明星的发型已有了不少认识,而能做出各种港台明星发型的“老广”理发师自然很容易走红。借着给顾客美发的机会,何元凤就大力向顾客推介美容。

  在当时,何元凤开展的美容项目只有一项:脸部护理,俗称“洗脸”。洗一次脸价格是30元,如果花100元办一张月卡,每次就是25元。虽然何元凤向顾客推介时没有少费口舌,但效果并不好,没多少人愿意花这么“昂贵”的价钱“洗个脸”。

  1988年-1990年的两年间是何元凤最难熬的时光。那时,美容店的房租高达每月1500元钱,何元凤的月营业额经常连房租都做不起,这让她的生意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何元凤也想过放弃,她想关了美容店开一家火锅馆,因为在南开中学附近,火锅店的生意是最好的。但何元凤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她没有想到美容业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当时仅仅就是因为我喜欢做这一行。”何元凤说。

  春天到来

  对于何元凤来说,她的美丽事业绝非一帆风顺,当时没有明星推波助澜的示范作用,没有美容机构花大的资金进行营销,同样没有经典的美容案例能够深入人心。这个春天是通过她亲手耕耘出来的。

  1990年,处境困难的何元凤从台湾专家那里学习了文秀技术后,率先在店里增设了第二个美容项目———文眉。让她不曾想到的是,文眉一经推出,竟让自己的美容店起死回生。

  对于当时店里的盛况,何元凤记忆犹新:“在我们店排队做文眉的顾客都排到了街面上。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两张床,根本谈不上服务,前一个顾客刚刚走,后一个顾客就自己整理一下床铺躺了上去,我们就只需要不停地做,其它根本不用管。”要知道,那个时候,在凤冠做一次文眉并不便宜,需要180元,做一套则要380元。

  凭借在文秀领域的成功,何元凤不仅在解放碑开起了自己的第二个分店,而且停掉了美发生意开始专注于美容。

  在此之后直到21世纪初,何元凤的美容生意发展可谓一帆风顺。那段时期的美容发展其实只要踏准了技术发展的脚步就十分简单:1992年的生化美容,2001年的水疗SPA和随后的微型整容,都让何元凤的生意大踏步扩张。管理和服务在那段时期都成为了技术配角,何元凤曾在那时花100万元从美国引进了重庆第一台激光洗眉机,而这台机器在使用中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何元凤又花重金单独打造了一个无尘恒温房。“那时几乎是半年一次设备更新,中国的时尚行业流行什么,在很短时间里,重庆就有了。”

  稳步扩张

  靠技术维持竞争力的手段到了2000年前后开始变得难以为继,何元凤突然发现,国内外的整形美容机构就好像在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们资金雄厚,加之明星代言,很容易吸引新生代顾客的青睐。

  在技术力量已不能转换成竞争力的同时,何元凤还嗅到了一些异样的气息,这个气息是由营销在美容宣传中的泛滥引发出来的。那段时间,何元凤突然发现,诸如一次缴费终身美容、一次美容售后终身的广告多了。不少美容机构打着价格低廉的招牌来吸引顾客,这一招似乎对消费者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何元凤坦言,当时自己的顾客被这些广告分流了不少,以至于自己的店员都有些坐立不安地问是否也要推出类似活动。但是会计出身的何元凤一算,这样做根本无法赢利,这让她最终选择不进行类似的营销。

  如今看来,毫无疑问,何元凤在当时做出了一次正确的决定。在免费美容风靡一时后,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美容机构质量的投诉及美容机构最终携款消失等情况。

  何元凤稳步地把控着凤冠美业的发展。在美容市场开始变得浮躁时,何元凤开始在重庆多个商圈开设了自己的直营店。在她看来,凤冠已不再是当初创业时的那个个体店,她只有不停地稳步扩张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她深知,自己只有练好内功,提高服务才能有发展的后劲。

  成功秘诀

  去年年底,国际知名美容品牌玛花纤体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关门潮引发了美容行业的又一次震荡。何元凤说,这是美容行业新一轮洗牌的开始。

  刚过完2014年春节,在凤冠美容开业的第一天,何元凤的店里就来了20多个应聘者,他们其中大多数都是此前在其他美容院做过的,而这段时间,小店关门,大店收缩的变得越来越多。

  在何元凤的眼里,美容行业虽有着不错的发展前途,但却同样有着自己的局限性,而这样的局限性就是美容业的受众还有限,且单个产出并不高。她还记得,自己在解放碑邹容路开的一家店是和重庆一个知名品牌餐饮店同日开张的,这家餐饮店一天的收入能够达到6万元,而这个营业额自己难以望其项背。

  如何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从2012年开始,何元凤把凤冠美业的中心调整在养生美容上。在她看来,由于白领一族生活压力大,很多处于亚健康状况,这让养生美容变得极具市场潜力。

  何元凤一直用一种会计的思维在管理着企业,这与她曾经的工作分不开。对于何元凤来说,为顾客提供一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和服务,让员工获得能够激励他们工作的薪酬,最后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是最成功的一种发展方式,而这就是凤冠在26年中不断发展的秘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