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3-27 点击数:729
重庆晨报3月27日报道(记者 顾晓娟 实习生 傅柃畅) 85岁的谭世银如今依然耳聪目明,每天清晨8点都会在家门外摊摆,用精湛的手艺为街坊邻居优惠缝缝补补
每天清晨8点,85岁的谭世银推着一辆小车出门,小车上,一台老式缝纫机、一袋五颜六色的线、一筐零零碎碎的布角,便是他缝补摊的全部。
谭大爷的缝补摊摆在家门外,一年365天,只要天晴,他准在这守摊,换拉链、绞裤脚、缝补丁、改长短……别不信,谭大爷耳聪目明,这些活到他手上游刃有余。
谭大爷说,他闲不住,做了69年裁缝,最割舍不下这街边人来人往的热闹和街坊邻居的感情。
365天的缝补摊
谭世银的缝补摊位于南岸海新街15号,这是条主干道,从清晨到傍晚,缝补摊就摆在家门外的墙根下,一年365天,只要不下雨,谭大爷一准守在这儿。
清晨8点,谭大爷会准时推着小推车出门,小推车上是缝补摊的全部家当。换拉链5元,绞裤脚5元。谭大爷的缝补摊没有名字,也没有价目表,而来这里缝补的,也多是周围的熟人。提起谭世银,大都熟悉。
谭大爷每天出摊,也习惯了多带一根条凳、一把藤椅,遇到买菜回家的邻居累了,可到缝补摊歇歇脚,而谭大爷也乐意和大家摆一阵龙门阵。
85岁的巧手匠
谭世银说,他今年85岁,缝补摊在这里已经12年。
1945年,谭世银从裁缝铺学成出师。那时,裁缝是个不错的行当。1952年,谭世银从遂宁老家来到重庆,在南岸上新街生根落户。
“算起来,我做了69年裁缝!”后来,谭世银进了原重庆雨衣厂当缝纫工、质量检查员。1985年退休后,谭世银又在上新街开起了裁缝铺。
“(上世纪)九几年,大家喜欢做呢大衣、皮大衣。”谭世银说,这几年,衣服样式越来越复杂,面料越来越多样。
靠着裁缝的手艺,谭世银养大3个子女。直到三四年前,他关掉了裁缝铺,专心做起了缝补摊。
闲不住的勤快人
昨天下午,天气不错,谭世银的缝补摊一如既往地热闹。
两名清洁工拿着新买的裤子找到谭世银,二人说,去别的缝补摊,绞裤脚要收5元、10元。而谭世银倒也干脆,“3元就3元!”
说话间,谭世银的双手也没闲着,上好压脚、装好底线,一番比比划划后,谭世银脚踩着缝纫机转动起来,裤脚边很快绞好了。
邻居李心兰时常将需要绞裤脚、换拉丝的衣物拿去让谭世银帮忙。李心兰说,谭世银的缝补摊有十多年了,剪裁的手艺确实不错。
舍不下的邻居情
但有时,缝补摊一整天也等不来一单生意。
谭世银摆摆手,“那也没事!”谭世银就泡上一杯开水,静静地守在摊前。
谭世银说,他40多岁时摔断了左腿,行走终究比不上普通人方便,于是守着这小小的缝补摊成了最大的快乐。守在摊前,每天都能感受周围的热闹和邻里的感情。
谭世银的小儿子谭志华说,父亲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早该享清福了。可父亲就是舍不下周围的热闹和邻里的感情和他经营了一生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