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6-08 点击数:590
“我养的兔子绝对赚钱。”日前,在巫山县福田镇栗子村长发獭兔养殖场里,场主李明俭说得斩钉截铁。他为何这样有底气?
2010年,李明俭回乡创业。他投资10万元,建起了700平方米的养殖场,并从湖北引进了100多只种兔,开始发展养兔业。
当时,福田镇还有五六家养殖兔子的养殖大户,规模都超过了1000多只。然而,几年过去,该镇其他的养兔场几乎全部倒闭,而李明俭的养殖场却越做越大,发展到目前的年出栏3000多只,一年能挣10多万元。在养殖场外的门坎边,李明俭边收拾着新鲜的兔皮,边向笔者介绍起他赚钱的窍门来。
“我养殖的是獭兔,主要销售兔皮。”李明俭说,不过,由于量小,收购皮毛的商贩不愿意到养殖场来收购。为了打开销路,他经网络牵线搭桥,与山东一家专门收购獭兔皮的商家达成了长期供货的协议:一旦獭兔皮积存到1000张后,李明俭就直接发货过去,对方验货后付款。为了保证皮毛的质量,李明俭专门从网上下载了大量资料,自学了獭兔皮的防腐防潮等初加工技术。
一张獭兔皮能卖50多元,养殖成本却要30多元。如果仅盯准兔皮销售,遇上行情不好肯定要亏损。为了保证养殖的收益,李明俭在打通兔皮销售渠道的同时,还打起了兔肉的主意。
“獭兔的肉质比不上肉兔。但是,在销售兔肉上,我也有几大‘绝招’。”李明俭告诉笔者,他充分利用周边山林的野草资源,用纯天然的青草作饲料喂养兔子,不仅能节约喂养成本,还能让肉质接近野兔的味道,更能赢得餐馆的青睐。
同时,李明俭还通过“价格战”占有市场:别人的兔肉批发12元一斤,他的只要10元一斤。“现在你到巫山县城的农贸市场逛逛,好几家卖兔肉的都是从我这里进的货。”
今年,李明俭又引进了50只伊拉兔种兔,年底就可繁殖肉兔400多只——在尝到养兔甜头后,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獭兔、肉兔一起上!
(6月8日重庆日报农村版 文/图 特约通讯员 卢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