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李志峰:在渝延续少儿“科学梦”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7-01 点击数:631

  

  重庆日报7月1日报道(记者 曾立)李志峰:山西人,1977年出生,维也纳大学物理学博士,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2010年回国后,创办了天画画天(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并担任CEO,多部作品获国内外大奖。2012年,李志峰和同学王金华在重庆创办“量子猫科学馆”,他们希望通过“量子猫科学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让更多中国孩子实现“科学梦”。

从小崇拜爱因斯坦的李志峰,1995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庆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并从本科一直念到了博士。

2004年,在读博士的李志峰获得了到维也纳大学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放弃继续深造回国创业

因为是自费留学,李志峰在奥地利一边读书,一边给当地的华人小孩做家教挣生活费。因成绩优异,2008年,李志峰获得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随后,李志峰又申请到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后。

“签证都拿到了,家里却打电话来希望我回国。”2010年2月,李志峰回到北京。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志峰认识了青年导演郝杰,两个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很快成立了天画画天(北京)文化传媒公司,李志峰担任CEO和制片人。很快,两人拍了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光棍儿》,没想到,竟一炮走红。

之后,李志峰的公司相继发掘并签约了6名新锐青年导演,制作了6部电影和纪录片,在国内外电影节屡获大奖,成为国内拍摄文艺片的龙头公司。

两个博士萌生办学念头

生活了8年的重庆,就像李志峰的第二故乡,他经常往重庆跑。在与大学同学王金华的聊天中,李志峰得知,国内的中小学在科学教育方面很薄弱。

王金华也是物理学博士,在重庆某高校任教。课余时间,王金华喜欢帮小朋友做一些科学发明。“虽然小学有科学课,但学校不够重视,教学方式陈旧,依然以老师讲述、灌输知识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被严重忽视,偶尔有一两次做实验,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就收场了。”王金华说,而且科学课的教材简单,学得也浅,经常还会被其他课挤占。

李志峰联想到在奥地利时,他经常陪同导师到小学讲课。孩子们对科学这门学科非常感兴趣,看了大量科学类书籍,思考的问题很深入。比如他们会问“黑洞是怎么来的?”“怎么穿越时空到过去或者未来?”在美国,孩子上幼儿园时就会自己测量温度、湿度,然后画成曲线寻找规律。

两个物理博士越聊越激动。他们既为国内的科学教育担忧,也敏锐地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2012年7月,“量子猫科学馆”正式成立。李志峰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中国孩子热爱科学、探索科学。

延续梦想“苦并快乐着”

创业是艰苦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是资金。李志峰和王金华凑了十几万元,在观音桥租下一个60平方米的房子,购置了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设施后所剩无几。

其次是教材。他们发现,几乎国内所有的基础科学课教材都过于简单,于是他们结合美国、德国等国外的课程自己开发教材。

再次是生源。由于无钱做推广,“量子猫”的营销方式只能靠“路过”和“口碑”。第一个月,来上课的只有4个孩子。

“但这个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李志峰说,三个月后,“量子猫”实现了收支持平。如今,已先后有150名学生在这里上课。

“学生还在源源不断地来。”李志峰透露,如今“量子猫”的5名老师全是博士。今年7月,投资100万元的南坪新馆将开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