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潼南日报7月18日讯 7月16日,艳阳高照,“久违”的好天气把许多市民和游客“拉”出了家门,到太安罐坝菜博会主会场去看了奇异蔬果后,顺便找一处太安鱼家犒劳一下自己。记者看到,在悦春鱼庄小小的院坝里,停满了各式车辆,食客们悠闲地品着茶水,嗑着瓜子,等着香喷喷的太安鱼端上桌。
记者询问得知,今年30岁的赖良波是太安镇人,别看他年龄不大,干厨师已有10多年了,江湖菜、火锅、汤锅他样样精通。
早些年赖良波在外打工,时常回味老家特色菜太安鱼的鲜香。一次,在和老家哥们聊天时得知,潼南在搞“三线”四项重点工作,鼓励“三线”沿线大力发展农家乐,政府有优惠的政策支持。得知这一消息后,精通厨艺的他喜出望外。“我想回乡办农家乐,主要经营老家的特色菜品——太安鱼。这样既可以照顾家庭,又能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特色菜肴发扬光大。”赖良波的想法一说出,便得到父亲和妻子的大力支持。2013年9月,赖良波回到老家,开始筹办开农家乐的事。
“潼南这几年的确变化很大,连续办了几届菜花节和菜博会后,乡村旅游和餐饮市场被带动起来了,办农家乐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赖良波分析潼南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后认为,太安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影响带动力越来越大,会吸引众多参观旅游的人,随着韦罐路的动工修建,以后由此路返潼上高速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赖良波和父亲商量,农家乐的选址一定要在太安至县城段,因为客流量更大,农家乐更有发展空间。
经过多方寻找,赖良波在梓潼街道石盘村租用一闲置农房,精心装修、置办设备……2013年11月,悦春鱼庄顺利开张了。“开张后,生意一直很好,平时每天有10几桌,周末还多些,院坝里都要摆桌子,营业额每天都上万。”赖良波说,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国家严控公款大吃大喝,这对餐饮业有影响,但对农家乐影响不大,因为店里接待的都是散客,家庭、朋友聚会的多;特别是菜花节期间,每天都有近20桌,忙得不亦乐乎。“我也没想到,农家乐生意会这样好,看来回老家发展这条路选对了的。”赖良波一个劲儿感慨,自己当初放弃月薪6000元的待遇,回乡创业的选择是正确的。
“老板,你这儿有住宿没有嘛?我们打算在这儿住。”食客中有人问道。“不好意思,我们这儿现在还没有住宿,但可以帮你找。”赖良波边翻通讯录边说,菜花节、菜博会期间,天天都有10多起顾客问有没有住宿,因设施有限,现在不能满足顾客需求。但这也让他看到新的商机。如今,赖良波在石盘村流转了20亩土地,种起了菜、挖了鱼塘,设有10个单间的住宿部也正在修建。“以后顾客来我们这儿就能享受一条龙服务了,可以采摘、垂钓、吃农家饭,还可以休闲娱乐住宿,不用担心客源流失了。”赖良波说。
“儿子办这家农家乐,梓潼街道办和村上的干部可费了不少劲,隔三差五到店里来了解情况,帮着找闲置农房,帮忙办理相关手续,当得知农家乐要扩大规模,急需用地时,大家又帮着做村民的工作,想方设法流转土地。”父亲赖元安说,如果不是赶上县里大力发展田院经济这个好机遇,儿子办农家乐也没这么顺利。如今,他家的农家乐已成功申办了微型企业,还有几万元的补助,这也为因扩大项目而资金短缺解了燃眉之急。
“赶上了县委、政府的好政策,我一定要抓好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把农家乐办得更红火。”赖良波信心十足地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