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想海淘吗?他们为你牵线搭桥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8-05 点击数:566

  重庆晨报8月5日报道:海淘人群正越来越多,谢康利的麦加科技团队,正是看中了海淘中的商机,设计了一款APP,整合了海淘的买方和卖方,既规避了海外代购的风险,还成为海淘群体的交流平台。

闲聊,聊出商机

今年28岁的谢康利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重庆一家文化公司工作。这家公司每年都有一项活动,即评选全国范围内的最新商业模式。多年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让她开始思考,自己也要做点什么。

“许多在国外留过学的,都曾有过代购的经历。”谢康利说,留学生的身份限制了他们寻找额外收入的渠道,代购成为他们的一项谋生手段。这批人回国后,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对某些商品情有独钟,但国内却很难买到,于是这批归国人员又开始让朋友在国外代购。

“为何不做一个平台,整合供求关系,让有海淘需求的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得到想要的东西,又让远在国外的买手们获得一定的采购收入呢?”谢康利和闺蜜闲聊时发现了商机。今年2月,谢康利和闺蜜组建的创业团队“麦加科技”上线。

“洋买办”现身

谢康利的麦加科技团队推出的APP叫“洋买办”,是一个海淘客户与海外留学生交易和交流的平台。

“不同于国内上网购物,海淘需要语言、支付工具和辨别真伪等多种技能,不少人懒于尝试海淘。”谢康利说,“我们的平台可以让消费者发布海淘商品需求,再由海外‘买手’为他们寻找,最后由发出需求的人自主选择卖家,最终达成交易。”谢康利说,由于采用了相关支付平台,顺利实现跨境结算,这让在平台上发布需求的人用人民币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

吸引风投关注

谢康利表示,“洋买办”省去中间商,让中国的买家和国外的卖家直接对话,“我们现在最远已经有在巴西的买手加入,让我们的全球化更有可能。”

谈到盈利模式,谢康利信心满满,“我们很早就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了,所以也有一家知名风投在与我们接触。”她所说的盈利模式,首先是买办的交易提成,其次是品牌广告的投放,为国外二线品牌商做推广。

“我们的客户群体非常具体,也让广告投放效果更精准。”而她的团队将在使用人数和访问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参与资金的运作。(记者 周意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