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8-16 点击数:763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8月16日讯:近年来,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内的五间镇因盛产“富硒SOD小西瓜”而颇有名气,近日笔者采访发现,五间富硒西瓜从育苗“三变”到挂果“三管”,再到上市“三促”,谱写了甜蜜的“三部曲”。
育苗“三变”
一变砧木,从葫芦苗到南瓜苗。
很多人都知道,西瓜种植易滋生病菌,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即不能连种。五间西瓜在专家指导下,用葫芦苗做砧木嫁接西瓜苗,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而种植大户洪明凯试着用南瓜苗做砧木嫁接西瓜苗,结果抗病力更强,产量更高,口感更好。
“我今年特别选用了‘武士’‘壮士’等优质南瓜苗做砧木育苗,效果更好。”洪明凯说,若合理密植亩栽500株,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以上。
二变基质,从土泥巴到秸秆混和物。
“以前制种都是用泥巴,现在我们用麦秆、锯木灰、微量元素等组成有机质,以提高苗子抗病力。”洪明凯说,以前,工人使用手工和机器方式将泥土打成小团,每人每天仅完成1000个。现在用穴盘装基质,效率是原来的5倍。
三变方式,从集中到分散。
前几年,为了保证幼苗存活率,五间西瓜协会请来专家指导集中育苗。随着农户对技术的掌握,今年,西瓜协会采取了分散育苗,协会邀请农艺师蹲点技术指导。“分散育苗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基地内原来需要15天完成育苗,现缩短为5天。”五间镇经发办负责人李正祥介绍说。
挂果“三管”
“雨水多,稳果少;光照好,瓜果甜。”西瓜种植户李光芝告诉笔者,五六月份挂果时,恰遇长时阴雨天气,掐尖是保证稳产的招数之一,只需保留合适的西瓜数量,确保其营养充足。
考虑到光照少,意味着光合作用少,他们就及时喷施了叶面肥,补充氨基酸、腐植酸,每7至10天喷施一次,同时叶面和土壤补硒,提高西瓜品质。
对于最晚上市的西瓜,工人则勤“碰花”,提高挂果率。
上市“三促”
李正祥介绍说,今年西瓜成熟时,该镇党委、政府引导,由协会自发主办了“五间西瓜文化节”,统一宣传和推介;其次,凡专家大院销售的西瓜,全部统一包装,使用防伪“二维码”标识;第三,五间西瓜已获批国家工商总局地理商标,目前正申报国家农业部的地理标志。
今年,五间镇的3000亩西瓜有望产瓜7000吨,产值突破3500万元。 文/图 通讯员 凌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