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12-02 点击数:510
据重庆日报12月2日报道:袁宗华有许多耀眼的光环——綦江区“十佳致富能手”、“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还高票当选为“感动綦江十大人物”。
而他也是一名四级肢体残疾人。
1977年3月的一天,刚刚初中毕业的袁宗华在生产队组织的一次田改土劳动中因意外事故失去右前臂。从医院伤愈回家,面对前来探望自己的亲友,袁宗华反倒安慰他们:“没关系,没了右手还有左手呢。”
从断臂少年到致富能手
綦江区横山镇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横山上,山不高但公路弯多、弯急,号称13道“大拐”。“这13道弯就像我走过的路一样,虽然走得有点费力,但是不管从公路的哪一段望出去,都有好看的风景。”
为了向亲人证明自己还能像正常人一样自食其力,袁宗华用借来的1000多元买了打米机和微型抽水机。起初,一个简单的动作他都得一遍一遍地重复训练。面对艰辛,袁宗华不服输,他对自己说:“老天断了我一条胳膊,还会给我另一只手。只要不服输,就一定能找到谋生门路。”渐渐地,袁宗华能熟练掌握技术,为家里带来微薄的收入。
2000年,袁宗华得知种植花木是个致富的好门道,于是便只身一人到重庆学习花木栽培技术。学成后,袁宗华买回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花木,建起了自己的花木种植场。
“其实心里根本没谱,没想到慢慢摸索还真成了半个行家。”前些年花木市场很受欢迎,袁宗华瞄准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淘汰品种,种植规模逐渐变大,“在横山场镇,路边的绿化带、酒店、居民区的绿化花木好多都是我家种出来的。”
目前,袁宗华的苗圃已有20余亩,种满了杜鹃、山茶树、碧柏、八月桂、罗汉松这些花木,苗木价值达100多万元。依靠种植销售花木,他每年的纯收入超10万元。
抱团致富 用行动回报信任
自2006年开始,袁宗华连续多年被评为当地致富能手。自己种植花木成功后,他开始发动周围乡邻一起种,并毫无保留地把花木种植技术传授给大家。他还帮助周边村民购买、销售苗木,实现抱团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天台山附近已有15户村民走上了种植花木苗圃的道路。
“以前的我只会种地,什么都不懂,全靠老袁。”村民周中德说起袁宗华给自己的帮忙满是感激,他以为种苗木比种地简单,没想到连施肥、打药的时间也会把自己难住,修枝造型更是拿捏不好,多亏有袁宗华的随时提醒、指导,才没有走冤枉路。现在周中德的苗木园已达5亩,苗木价值达10万元以上。
“他是我的学习榜样,不仅是因为他帮了我不少忙,更重要的是他的那股劲给了我动力。”村里的特困户袁宗会身患残疾,多次尝试外出打工都碰壁而归。在袁宗华的帮助下,袁宗会也开始种植起了苗木。
除了给大伙免费提供技术培训、解决疑难问题,袁宗华还为遇到销售困难的苗木种植户牵线搭桥,帮忙销售苗木。
助人为乐 爱心感动綦江
不只是带动其他村民共同致富,富裕起来的袁宗华还用满腔的热忱回报社会。
当地有个小学生叫袁琴,家境贫寒,面临失学。袁宗华从学校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主动和她结成帮扶对子,并负责这个女孩在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
学校还有一名学生患了血友病,袁宗华得知后,马上与他家里取得联系,并送去1000元的资助金。
綦江区政府和区残联给予的一些补贴和奖励,袁宗华都会毫不保留地分给困难的学生。
“我自己文化程度低,但我希望我们的后代能有知识,能有梦想,还能走出去帮助更多的人,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袁宗华说,自己也是在政府和残联帮助下才能走到今天,现在的政策和环境好,让残疾人也能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很感恩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