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12月13日报道:陈洪平所说的龚平、陈平是巫山县建平乡中伙村人,两人是亲兄弟,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以前,兄弟俩都在上海卖烧烤。“我们专做独特的渝东口味,在上海很受欢迎,一年少说也能挣个三四十万元。”弟弟龚平说,几年的熬更守夜、烟熏火燎下来,他俩不仅成了家,还在县城买了房。
烧烤生意这么红火,为何兄弟俩要放弃,回家种植百合呢?龚平回忆说,2010年一个上午,他去一家超市购买烧烤材料,无意中与一个湖南老板搭上了讪。“他说,他们那里的农民一年种一亩百合可收入近两万元钱!我听了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龚平说,他立刻记下了湖南客商介绍的地址——湖南龙山。
深思熟虑种百合
回到家,龚平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哥哥,陈平也动了心。2011年,他俩来到龙山进行考察。“百合食药两用,价值很高,市场前景也不错。”他们发现,百合种植不麻烦,而且它耐寒性极强,适宜生长在海拔600米至1800米的地方。
不过,他们也了解到,不仅湖南在种百合,甘肃、安徽、江苏等很多地方都在大规模种植百合。“仅靠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即使种好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龚平便回家动员有意向种百合的村民又到国内其他地方进行了考察。“大伙都觉得我们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都很适合,这个产业可以搞。”
随后,兄弟俩成立了巫山昶宏中药材种植股份合作社,与村民们签定了种植收购合同,合作社也与湖南省百合协会签定了协议,由对方负责销售。
2012年,他们从湖南引进了“卷丹”百合,种下的230亩产值达400多万元,很多村民卖百合都卖笑了。”龚平说,中伙村有位叫陈辉财的村民种了5亩,净赚了6万元。当年,合作社还为种植的百合成功注册了“玮宇”商标,并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绿色产品认证。
今年产值将达千万元
今年,兄弟俩将昶宏合作社的百合种到了官渡、抱龙、两坪、双龙、红椿、笃坪等乡镇,面积扩大到970亩。
“今年,雨水偏多,但还是可收挖百合170万余斤,预计产值1200万元左右。”龚平称,下一步,他们将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种植,并深加工成百合粉,提高附加值,力争使百合成为当地继烤烟、魔芋后又一增收致富的产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