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一技在手立人生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12-24 点击数:486

   

  据重庆日报12月24日报道:今年49岁的吴纯清是巫溪县塘坊镇安乐村人,现居住于文峰镇场镇。3岁时,因小儿麻痹症致左腿残疾。面对身体的残疾,从孩童到少年,成长的道路总是伴随着艰辛,却也磨砺出坚毅的性格,成年后的他苦练雕刻技艺,为自己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刻苦学艺

高中毕业后,吴纯清辍学在家,同家人一道耕种12亩山地。但因腿脚不便,他只能做挖地、打窝、割草这样的“手工活”,担粪、背粮这些“力气活”他沾不了边。

“种地没得活路。只有学门手艺,才是长久之策。”吴纯清萌生了学艺的想法。起初,他跟本地一个草药医生学医,但山路太烂太远,难以出行。后来,他又去学木匠,但上门替人家做家具,工具背负太重,身体吃不消,也不得不放弃。

一次,吴纯清偶然发现木桌椅上雕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他灵机一动,决定剑走偏锋,专心学习木雕。为此,他专程跑到县城拜师学艺。两年下来,他终于掌握了木雕基本技艺,学会了山水、花鸟、人物的线描基础。

技术学成后,吴纯清先后到巫溪县双福木雕工艺品厂、神农木梳厂、玉龙家私厂打工,从事雕刻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那时候很苦,白天上班,晚上就找雕刻书籍自学。”吴纯清说,起初只能按别人设计的图案雕刻,后来他便开始自己设计,并将样品免费提供给工厂。“一共设计了100多种样品,后来终于被市场认可了。”正是靠着这种淳朴、勤奋,他也逐步被提升为设计总监和厂长。

艰辛创业

2003年,吴纯清迎来人生又一转折。由于工厂要搬迁到成都,老板重金邀请他过去。思前想后,吴纯清决定自己创业,他对自己手艺十分自信,相信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

筹不到资金建厂,他干脆就把老家的住房腾出2间,花数万元购回几台机器和一些木料,招来3名学徒后便开始运转。“厂牌就是找的一块木板用毛笔写上的几个字。”就这样,吴纯清的“龙凤木梳厂”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起初,工厂主要生产工艺木梳。吴纯清亲力亲为,生产逐步步入正轨。但因产品量少名气小,销路遇到瓶颈。吴纯清就带着样品,辗转邻近区县多处景区推销,不久终于获得奉节白帝城景区青睐,斩获第一笔3000元订单。

“对一个残疾人来说,每年纯收入七八万元已是高收入。”吴纯清说,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决定破釜沉舟,壮大做强。

2005年5月,吴纯清注册成立了“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找亲朋好友和银行借贷了200多万元,在文峰镇三宝村新建了厂区。

而今,吴纯清的公司固定资产已达2100多万元,年销售额达到2600多万元,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木质工艺美术专业化公司。

行业翘楚

“对这一行来说,木雕技术就是生命力。”吴纯清深知这一点。为了提高工艺技术,打造传统手工艺雕刻精品,他先后前往成都、福建、东阳等地取经学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今,吴纯清的雕刻技艺可谓屹立潮头,成为行业翘楚。他设计创作的黄杨木无框画《和谐》、《情侣》、《松鹤延年》分别于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3年在西部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2012年,他设计创作的桃木剑在中国工艺品礼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锦上添花》则入选“内地与澳门残疾人书法绘画及工艺品联展”。

截至目前,吴纯清的公司已取得国家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1项。他先后被评为中华传统工艺名师、市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

如今,公司的木雕产品已经远销到美国、韩国等地,蜚声中外。今年公司销售额有望突破3000万元。对此,吴纯清不以为然。他说,不论是自己的木雕技艺还是公司发展,都进无止境。他期望通过打拼,过几年能实现年销售额亿元目标。

回报社会

在收获各种成功的同时,吴纯清不忘初心,努力回报社会。

他与巫溪县残联共同创办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开展木雕工艺培训。他亲自授课,至今已培训376名学员,其中280人是残疾人。残疾人来学习,吴纯清都免费安排食宿,报销往返车费。有些行走不便,他就安排住在自己家里。

残疾人能选择的工种太少,就业十分困难。这些年吴纯清立下一个规矩:公司招聘工人,一定优先考虑残疾人。现在,公司60多名员工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残疾人。

吴纯清的公司还对接帮扶了25个农村特困户,给他们资金扶持和规划产业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

听闻老家山上要修路,吴纯清不但帮助乡亲们跑手续、拉赞助,和村干部一道协调土地,还捐出几万元作为工程款。

此外,吴纯清还特别关注贫困残疾人、空巢老人、贫困大学生等困难群体,累计捐款超过18万余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