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90后小伙返乡发展特色农业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1-18 点击数:476

  

   据重庆日报1月18日报道: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农村老家?这个问题让许多毕业生纠结。不过,陈俊在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发展特色农业,年仅24岁的他和姐夫一起管理1000余亩的种植基地以及有着108头黑山羊的养殖基地,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家乡人增收。

是什么原因让陈俊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而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陈俊坦言,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乡情。

陈俊是土生土长的奉节县青莲镇联合村人。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每天都有七八十辆东风车呼啸着把一车车煤运出大山,那时候的联合村热闹极了,满山都是大大小小的煤窑。但好景不长,随着采煤业的衰败,联合村的煤窑相继关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的村民开始外出打工。

2013年,大学毕业的陈俊在主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家乡时常萦绕在他脑海。最终他辞掉了城里的工作,毅然回到那个他牵挂的地方。

回到联合村的陈俊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带动村民一起致富,让他们回到故乡?联合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村民祖祖辈辈最会做的就是养殖和种植。就这样,2014年1月6日,奉节县隆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此,陈俊专门去四川请来专家,对村里的土质、天气进行分析,结论是联合村很适合种植车厘子、葡萄、火龙果等水果。于是,陈俊与家人一合计,决定先试种一下。

陈俊除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水果,还开始尝试建立黑山羊养殖基地,目前已从四川引进了108头山羊。

刚刚创业,陈俊的农业园就经受了一次天灾的考验——去年夏天的那场洪灾给他带来了20万元的经济损失,梯田被冲毁20余亩,外面的材料也因道路毁坏无法运入。陈俊没有一丝放弃的念头,他说:“天灾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既然发生了就只能接受,我们只需一如既往地干好自己的事。”这不,在道路抢通后,他带领大家该干啥干啥。

如今的隆亨公司已初具规模。陈俊告诉记者,知道自己创业后,村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跟着他一起干,有很多还是放弃在外打工专程回来的。

陈俊说他有个打算,要将联合村打造成集养殖、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示范园区,这样发展下去,会有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