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1-23 点击数:551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1月23日报道:80后女大学生张甜是潼南最年轻的“家庭农场主”,如今她创建的“知青家庭农场”已经初具规模。
放弃高薪都市工作 回乡追逐农场梦想
张甜从小受爱好果树种植的父亲影响,喜欢侍弄果树,施肥、修枝样样在行,打造自己的农场是她一直的梦想。2004年,大学毕业后的张甜,先是在北京一家园艺公司上班,后又到一家上市公司,当上了年薪30万的总裁助理。干了几年,拿着高薪的张甜却越来越苦闷,她说:“尽管收入不错,但总是不甘心给别人打一辈子工,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
张甜萌生了回乡开农场的念头,她不仅抽空到一些特色农业园取经,还密切关注国家的农业政策。张甜认为,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国家给予“三农”领域的政策和各种补贴也是最优惠的。想到家乡潼南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自己又熟悉果树种植,张甜决定回潼南开办一个家庭农场。
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如今要放弃首都优越的工作回家种地,这个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激烈反对。倔强的张甜反复劝说,家人才勉强同意。
政府支持助推发展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2012年底,张甜承包下村里100亩土地。经过反复试验,张甜和父亲终于培育起了园里“母本树”。据张甜介绍,“母本树”专用于试验,引进新品种时就在母本树上进行嫁接,当年嫁接当年成活,第二年便能试出品种的优劣。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同时,市妇联开展了“富民兴渝 巾帼促农”的行动。在县妇联、农委等部门的帮助下,张甜注册了“知青家庭农场”。
这几年来,县农技专家团长期免费为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县农委、水务局等部门为农场建设了道路和山坪塘等,县妇联还将农场推荐为重庆市巾帼家庭农场示范点,张甜获得1万元的示范点扶持资金及50万元巾帼家庭农场专项贷款。
目前农场已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去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
张甜说,未来,她将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垂钓娱乐、餐饮住宿、自助采摘为一体的家庭农场,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可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