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3-25 点击数:494
据永川日报3月25日报道: 这几天,家住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的苏功六很忙。他告诉记者,黄瓜山赏花节开幕了,这几天从四面八方前来赏花的游客特别多,自家的草莓也热销了起来。
黄瓜山上有了“苏草莓”
今年52岁的苏功六是黄瓜山上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30多年来一直靠种地养家。1998年,苏功六开始种植草莓。当时,永川的草莓全靠从外地运来,本土种植的草莓在永川市场还是空白。瞅准了时机,苏公六就开始在自家的地里试种草莓了。
刚开始,苏功六用传统的方法来种植草莓,每亩产量只有2000斤,长出来的草莓个儿小、口味酸涩,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那个时候,草莓一熟,苏功六就自己把草莓拿到城里来卖,每斤只能卖7元到10元。
如何让自己种植的草莓更大、口味更好呢?苏功六意识到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来种植草莓有局限性,于是,买书、看书、查资料成为了苏功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儿。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苏功六采用大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不仅增加了草莓的产量,还延长了草莓的生长期,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现在,苏功六种出的草莓个头大、水分足、颜色鲜、味道甜,品质提升了,价格也上去了。“苏草莓”的名气越来越大,从外地来游玩的人大多都知道黄瓜山上有个“苏草莓”,不少游客都喜欢到苏功六的大棚里,体验一把亲自采摘草莓的乐趣。“以前草莓熟了还要愁销路,现在好了,黄瓜山打造乡村旅游,游客多了,来采摘草莓的人也多了,有的时候人多了草莓还不够摘呢!”苏功六高兴地说。
科技成就“苏草莓”
苏功六告诉记者,以前使用传统办法施肥灌溉,土壤很容易变干、变硬、结块,不利于给草莓提供营养,不仅破坏土壤,草莓品质也不好,产量和经济价值都不高。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之后,苏功六利用现代科技对土壤进行改良,增施有机质肥料和高含量的微生物菌肥,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从而抑菌杀菌,让土壤更松软、草莓根系更发达,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
草莓是入口的东西,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草莓都是用农药“打”出来、“催”出来的。在苏功六看来,草莓种植必须做到绿色、生态,只有通过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也改善了,草莓的虫害减少了,草莓的品质才能提升。为此,苏功六的草莓不用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全是有机质肥料和生物菌肥,对人体安全无害。“游客在观光和采摘草莓的同时,可以现摘现吃,完全不用担心农药的问题。”苏功六说。
致富不忘众乡邻
现在,苏功六除了种植草莓,开展草莓体验采摘,还通过培植草莓种苗来增收致富。在种植经验上,他不仅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路子,还时常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外地草莓种植户交流经验。合川、大足、铜梁、泸州等地的草莓种植户纷纷前来学习经验,苏功六都将自己总结摸索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小有名气的“苏草莓”成黄瓜山乡村旅游发展中一个闪亮的“音符”,同时,他致富不忘乡邻,在他的带动下,永川和周边地区72户农民投身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解决了240多人的就业问题,让更多的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