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陈江涛:赢得信任比赚钱更着急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4-03 点击数:491

    


   据重庆晨报4月3日报道:创客陈江涛的车护宝项目已生存了一年半。这个专为客户提供汽车售后保养的第三方平台,成功吸纳了上万名用户在线交易累积超过100万元。他不仅获得了千万元的风投注资,目前还在川渝两地吸纳了300多家汽车服务店为客户做线下服务。

“这就是互联网创业市场的速度,洗牌还没结束,变化就已经开始。”陈江涛说。

标准化服务 成为抢食利器

今年37岁的重庆崽儿陈江涛和汽车打了14年交道,他说这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大学毕业后,他干过汽车销售、开过汽车美容连锁店、办过汽车杂志。他说这个行业不缺产品和服务,缺的是信任和沟通,2008年,他在重庆先后开办了4家超市化的汽车保养店。

“我让顾客自行选择保养产品和工时,体验超市化的购物经历。价格透明化、自主选择,但可惜效果不好。”陈江涛说,很多车主不知道自己应该买什么东西,另外标准价格都是陈江涛自己定的,车主对他并不是很信任。

2013年,陈江涛决定做一个不涉及任何利益分配的第三方平台,将线下中小汽车服务商的资源整合到线上,再通过标准化套餐(常规保养,更换刹车片等易损件等)的形式提供给车主,让即便是“小白”的车主也能最便捷地完成基础保养,而且价格比一般4S店低20%到40%。

“我们有几十个品牌供应商为汽车服务店供货,服务店只需提供人工,产品和工时的利润全部留给服务店。这对于一直在市场里吃不饱、不被信任的服务店来说是个好事。”陈江涛说,通过线上购买线下服务的模式,汽车服务店可以将人力成本减少一半。

借助互联网,可以省下不必要的物业和人力成本。成本优势、标准化的服务成为他们从传统市场抢食的利器。

不被用户信任就已经被淘汰了

一群做过IT、汽车销售的“战士”聚在一起,有了陈江涛的团队,目前有30多个成员。

实际上,在项目成立第一年,就有投资人主动联系陈江涛,但当陈江涛坚持项目该先建立标准平台再探讨用户数量和盈利时,不少投资人转身离开。这一度导致连续几个月团队未能支付工资。

投资人离去,陈江涛不觉得后悔,他认为只有找对可以信任的投资人才能真正生存。“一个互联网平台如果对用户没用,不被信任,你就已经被淘汰了,钱也救不了你。”陈江涛说,他们一直在建立数据库,包括车型数据库、产品库和标准化套餐及服务流程。希望以此监控流程,完善用户体验。

比如说,用户购买之后,相应的流程单会同步传输到线下门店技师的手机里,他们需要按流程一步步操作,签字并校对。交易结束后会有评级、评分,平台给予客户服务担保。即便走到这一步,陈江涛也坦言距离一个成熟的信任平台还需要时间沉淀。

很多人在资本介入后反而倒下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陈江涛显得另类、淡定。当很多初创公司大谈盈利模式时,陈江涛对赚钱的确不着急。

“我们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不追求盈利。”陈江涛说,目前他们的商业闭环就是,打造一个可以被信任的标准化平台,把用户量做上去。这些做好了,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跟阿里、小米手机是一样的。

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谁都想活下来,但活下来的没有几个。尤其大量创客公司都是依赖资本注入发展的时候,一旦没钱烧,项目就无法进行下去。

“互联网创业的玩法就是如此,现在我们每年几百万的人力成本都是靠风投注资。但我们不是烧钱,而是引导一个项目落地。”陈江涛说,很多人在资本介入后反而倒下,就是在与风投博弈中丧失了独立性。换句话说,风投赌未来,创客需要拿出清晰的战略、合理的模式让对方相信你可以。

竞争还不止如此。不少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也正在成为趋势。这个项目能活多久?“我觉得它能活,但是我不知道它以哪种形式存活。继续独立还是被并购,没有人知道。这就是互联网的创业未知风险。”陈江涛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