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80后风投师刘琦开:创新梦想无极限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4-06 点击数:499

   

   据渝北报日前报道:当许多大学生走出校门后为找工作而发愁时,还没走出校门的刘琦开就已经是三家大公司的总裁了。这个曾被崔永元称为“拥有亿元资产和亿万智慧的优秀青年”的所有财富,来源于自己的努力,他的事业与他的大学学业同步发展,其成功为他的同学所仰慕,也因为这样,在外界看来,他身上充满了无限神秘。

  一份“订单”铺垫的梦想

  2001年,刘琦开考入重庆理工大学,成为学校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学生。刚上大学的前两年,刘琦开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回家和家人团聚,而是留在重庆,做着销售汽车零配件、房地产市场调查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挣到的第一笔工资才一百多块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有它自身的意义。”他回忆道。

  大三寒假,刘琦开到上海浦东一家外贸公司打工,公司把最不好做的钢管外贸交给他。他便在网上搜集需要钢管的国际厂家,然后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钢管。“我把相同的咨询邮件发往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地,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这样的工作非常枯燥,如果没有决心,根本无法坚持。”他说,在发了一万多封邮件后,新加坡一企业伸来橄榄枝,他拿到了一份一万美元订单,自己也由此获利2000美元。

  钢管订单的成功让刘琦开信心倍增,也正因为这份特殊的订单,他开始尝试更有挑战的兼职,并开始梦想着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大三时,他与朋友在上海一起创立了泰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精加工产品国际采购与贸易,不曾想到,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带领着百多名青年,打造了一个销售额上亿的集团。

  一段经历成就的心愿

  “不要循规蹈矩,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刘琦开曾用这句话引导年轻的朋友们,其实这也是自己创业的写照。

  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曾被别人瞧不起,从小到大,学业靠助学贷款支撑。“借钱读书让我感觉很不自在,希望能有机会创业,挣钱供自己读书,帮家里还清债务,并证明自己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孩子。”在刘琦开看来,只有坚持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梦想”也因此在他的生命中闪闪发光。

  2005年初,刘琦开不顾家人反对,回到重庆成立重庆网纳科技有限公司,投身大学生网站开发,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今后重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服务都要由自己的公司提供,这是我的目标。”刘琦开表示。

  放下一个年盈利上千万的公司,将主要精力投向一个前景未知的市场——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刘琦开则有一个自己的答案:重庆的大学生市场广阔,我从学校走向社会,必定知道学生会怎么消费,我当时就想建立这样一个“帝国”,这其中包括远期的一个媒体,也包括最小的校园销售。

  2011年,为了拓宽业务,他便将目光转向了风险投资,并在渝北创建了智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门投资发展成熟的大型高科技产业,并帮助有潜力的企业上市。

  一种筑梦精神传播的爱心

  如今,33岁的刘琦开正与团队管理着近50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并先后投资80多家创业企业,担任着7家被投资拟上市公司董事。身上被贴满各种标签的他说:“我以前的梦想是,让自己的公司上市;现在的梦想是,帮助年轻人实现他们的创业梦。”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创业者的项目不错,但常常因为资金匮乏而止步不前,着实可惜。想到当初自己创业经历的种种艰辛,刘琦开决定投资一些项目,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

  2012年,刘琦开成立了天使投资基金,主要投资高科技、新传媒、互联网等青年科技型创业。也是在此时,刘琦开对自己的梦想有了新定义。“真正的梦想,应该是努力踮着脚去触碰心中的触动点,而对于我来说,我的触动点,就是帮助青年创业者圆梦。”他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仅会收到回报,更重要的是也实现了自己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重庆有一天能成为像北京一样的青年人创业集聚地,那么这个城市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而当记者问到,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创业者有哪些忠告时,他这样回答道:“创业和长跑是一个概念,当你踏出长跑中的第一步,就好比创业者将心中的想法落实;当你快要接近终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好比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无穷多的困难。这时候,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接近终点,走向成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