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8-26 点击数:491
据重庆商报8月26日报道:近日,28岁的重庆青年摄影师邹家俊决心“复活”老重庆相馆,用镜头展现被遗忘的传统美。目前,邹家俊已经给50位老照片粉丝拍摄了复古照,照片在微信上被争相转载。
受外曾祖父影响 决心“复活”重庆老相馆
邹家俊的相馆位于江北区一小区内。23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相馆,仿佛“穿越”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架风琴静静伫立在角落,楼梯口的墙上,挂满了复古照片。
“这些都是我从二手市场淘的老物件。”邹家俊告诉记者,他家住渝中区七星岗,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接触摄影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在8年的摄影经历中,邹家俊当过独立摄影师,也开过摄影工作室。邹家俊表示,在上世纪30年代,他的外曾祖父易汉成就开了一家“明明照相馆”,至今家里还留存着当时拍的老照片。
邹家俊坦言,自己经常听母亲讲起外曾祖父的摄影故事,对传统的摄影技术也很着迷,并且受到了当下复古风的影响,所以决心“复活”老重庆相馆,尝试拍出有年代感的复古照。
复古照受到追捧,已拍摄50位老照片粉丝
为了还原地道的老重庆相馆,邹家俊把4年来淘的200多件老物件,搬进了相馆作为道具和装饰,他还每天在摄影网上翻看老照片,阅读一些古诗和古代人物的传记。
邹家俊表示,老相馆用的是胶片摄影,从摄影师的拍摄到冲洗照片,再递交给拍摄者,是一种有温度的传递,但是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胶片已经渐渐成为“稀罕物”,以前几十块钱能买一大卷,现在300元只能买20张,所以每拍一张照片都很珍贵。
“从7月15日开馆以来,我已经给50位老照片粉丝拍了复古照,大家的评价都不错。”邹家俊说,这些拍摄者中80后和90后占大多数,他们拿到成片立马晒在社交网络上,因此相馆现在小有名气。
“复活”老相馆的三大攻略
造型-- 网淘古着服装,画复古妆容
君君今年23岁,家住沙坪坝区,是邹家俊的相馆的化妆师。她告诉记者,他们专门从网上淘来“古着”服装,有洋装、学生装、旗袍、长衫等。女生复古发型以卷发和波浪头为主,眉毛是柳叶眉,唇色以大红色为主,而男生要扎辫子,轻轻勾一下眉毛。
布景--- 手绘拍摄背景,延续老传统
“以前的老相馆都是手绘拍摄背景,现在我也要延续这个老传统。”邹家俊表示,他上小学前,几乎每周末都要和父母乘索道去对岸看望爷爷奶奶,所以目前已经绘制出第一幅拍摄背景图——长江索道,“接下来,我还准备把解放碑和十八梯都画进背景里”。
拍摄---使用胶片摄影,题诗显情怀
邹家俊说,要拍出地道的复古照,还是得用传统的胶片摄影技术,因此他特地买了一台大画幅相机,先要在毛玻璃上取景,然后再通过移动滑轨调节焦距,拍摄后会在胶片上成像,然后需要在暗室内上色、冲印,“虽然耗时长、操作也比较复杂,但是成片很有年代感”。
此外,邹家俊还告诉记者,他还会挑选一些较好的照片,在照片上留下两行相衬的古诗,或者“XX在XX相馆留影”的字样,这样会让照片显得更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