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3-31 点击数:288
重庆晨报3月31日讯: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全球储量有限。重庆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虽然是一家知名度并不高的民营企业,但公司建设的“三千吨高性能永磁材料项目”作为重庆的稀土冶炼和深加工项目,已被纳入重庆十三五规划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项目。
万盛经开区丛林镇是一个山区小镇,却在工业领域留下了辉煌成就:抗战时期,中国第二飞机制造厂落户于此,并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军用运输机“中运一号”;三线建设时期,晋林机械厂迁建于此,成为中国重要的特种装备生产基地;在今年内,重庆中色新材料公司的稀土项目也有望在此试车投产,为重庆填补行业空白。
今年52岁的徐明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在政府机关工作几年后,于1992年下海。
2011年11月,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在有色金属行业浸润多年,对产业政策和市场敏感的徐明,产生了回万盛投资稀土深加工的大胆想法。稀土被列为战略性资源,政策门槛高,核准难度大,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思维。徐明利用其自身的人脉资源,集合了其他10个股东,于2013年初成立了重庆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
重庆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4年来走过的路异常艰辛,审批申报难度极大,而项目建设一直处于高强度的投入阶段。
目前,在丛林镇,重庆中色新材料的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部建成,300多个用于生产工艺的巨型玻璃钢罐,15条萃取槽已进入后期的安装、调试阶段。
上周日凌晨,徐明刚刚从缅甸返回重庆,此次到缅甸主要是协调解决稀土原料的生产和运输问题。除了在国内争取原料配额,这几年徐明一直将工作重点放在寻找境外资源。公司目前已与境外矿主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了稀土开采。
在项目建设、原料收集、技术储备的同时,生产牌照的申报工作也在一层层推进。同时,中色新材料项目已在2016年进入了重庆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名单。
近期,重庆市政府已正式致函国家工信部,恳请批准重庆中色新材料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徐明说,开启重庆的稀土产业之门只差临门一脚。
■对话
活得久比赚钱多更重要
重庆晨报:能给我们大致描述一下稀土产业吗?
徐明:稀土其实是17种元素的统称。我们将稀土矿开采出来后,在当地进行第一次加工,成为纯度较高的稀土原料。将原料运回重庆后,再进行萃取冶炼,最终的产品有十多种,比如氧化铒、氧化镝、氧化钬等。稀土材料与其它金属进行反应,就会得到许许多多的新材料。比如重庆中色第一期的主要产品就是稀土材料与其它金属化合生产的永磁材料。
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非常丰富的国家,但之前由于认识不足,以及对新材料基础研究不够,导致大量稀土材料被低价销往海外。稀土在很多领域的应用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关键性原料,因此被列为战略性物资。
重庆晨报:稀土的开采和冶炼对于民企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4年遇到的困难是怎样的?
徐明:很多人都在笑我们的投资是“莫名其妙,异想天开”。我们项目投入9个多亿,资金压力非常大。另外11个股东之前互相都不认识,要形成合力,需要一个艰苦的磨合期,好在这个项目给了大家一个很大的期望值。
重庆晨报:项目能层层获批,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你们自己解决了原料问题?
徐明:重庆没有稀土资源,而我们到海外获取到了稀土,这在政策上的确是一个很大突破。从重庆已有经验看,海外的矿业投资应该是民营企业更擅长的领域。目前我们在缅甸的原料开采很顺利,第一批进口原料已陆续集结到了口岸。
重庆晨报:现在再回头看这个项目,当初在万盛投资稀土产业,是不是有些冒险?
徐明: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最主要还是因为万盛拥有优良的行政资源,稀土从原料到生产、加工,其管控都是极其严格的。当然,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做得很深,所以能够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我们其实对项目风险考虑得不多。每车稀土的价值都是百万元以上,而一个集装箱的运费才几万元,对于稀土生产基本上无足轻重。工厂投产后,每月需要1万吨的酸碱辅料,这些辅料对于万盛来说,在方圆50公里之内就能解决。另外就是我们已掌握了稀土冶炼方面的一些前沿技术,综合物耗比行业大约每吨降低7000元。稀土尽管是小行业,但我们测算过,净收益在19%以上。
重庆晨报:你们的永磁材料投产后,会给重庆经济带来哪些变化?
徐明:重庆是一个大工业城市,稀土的应用端发展迅猛。比如电子核心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钇系超导材料等,这些新兴行业逐渐形成产能,对稀土产品的需求增加很快。上周我曾和重科院的首席科学家范江弟聊到超导磁悬浮的发展,他说一到两年内,仅他的项目对钇的需求就将超过千吨。
重庆晨报:这几年你遇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理由放弃稀土项目,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下来?
徐明:我想主要是价值观。当一件事成为你人生中关键的价值节点时,荣誉与尊严就会超越金钱。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对我的信任,是我内心至高的荣誉。
重庆晨报:谈到企业价值观,你觉得对于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徐明:对于企业来说,活得久比赚钱多更重要。这些年企业界有两种观点对企业家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一是利益最大化,其实一个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应该追求合理化,试想你要求最大化时,势必会伤害你的上下游,结果造成产业链断链,大家都活不长。二是薄利多销,这个口号害得多少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中,逼着企业对各种资源暴虐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