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11-07 点击数:459
重庆晨报11月7日报道:一颗颗普通的冬枣,如何走出深山卖到欧洲?怎样帮助大山深处的村民脱贫致富?云阳县将土特产“抱团”打造品牌,并通过农村电商平台销往全球,帮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11月2日,重庆市政协“参政议政巴渝行”走进云阳县,了解云阳县政协及其委员参政议政情况。
“徐枣子”的冬枣带动脱贫
云阳县盘龙街道柳桥村的一个山头上,数十个村民忙前忙后。这是云阳县峻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枣林,村民都是当地贫困户,以前无事可做,如今不仅可以在枣园务工,还能种枣挣钱。
云阳县政协委员、峻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靖雯,中专毕业后在深圳打拼多年,2009年回乡创业。
徐靖雯结合云阳的自然、土壤条件,决定以冬枣种植作为发展方向,并发展观光休闲农业。8年来,通过对荒山的开垦、开发,如今一条大道通往山顶,枣树种满山野,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也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徐靖雯的冬枣采用有机种植,销往深圳、香港、澳门、台湾甚至欧洲各地。还深加工出枣梳、枣芽茶、枣酵素、枣蜜酒等,把枣树全身都利用起来,徐靖雯也被大家称为“徐枣子”。
因为“徐枣子”的帮助,村民有了“四重收益”:土地流转给枣园有流转费收入;在枣园务工有工资收入;在自家地里种枣子有销售收入;枣树全身(树干、枝条、枣叶)都是宝,深加工后还有附加收益。
目前,枣园已建成示范基地2000亩、推广基地涉及8个乡镇、街道,达8000亩,有机冬枣鲜果的价格甚至卖到了50元/斤。云阳县内已有3000多人免费接受了该公司的技术指导,带动600余户农民专业从事冬枣种植,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新型职业农民。
一份提案催生土特产品牌
在电脑前依靠鼠标和键盘,动动手指就能将自家种的农产品通过网上销售、走出大山。几年前,这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变为了现实,农户也通过电商平台增加了收入。
记者看到,云阳县水口镇枣子村电商服务站内,农户们正微笑地将自家的菊花放在电子秤上过秤。在服务站一旁,堆满了菌子、粉丝、苕粉、荷叶茶等农产品。
这得益于云阳县政协工商联界别的一份集体提案。2016年,该提案发起人云阳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合会会长杨江陵在云阳县“两会”上,作了《强化平台 注重服务,倾力打造区域电子商务发展高地》的大会发言,并递交了相关提案。
根据该提案和大会建言,云阳县政府打造出淘宝特色中国云阳馆、京东云阳馆、本土电商平台云创星空,以及渝东北快递物流分拨中心,228个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目前,区域公共品牌“天生云阳”已上线推出,这是38个乡镇、4个街道共42种特色农产品“抱团”推出的品牌,并研发出荷叶茶、红豆代餐粉、桑叶面等一系列产品。
此外,还延展出“云洋阳”农村电商公用品牌,这是“天生云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姊妹品牌。“天生云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主推“三品一标”、GAP认证等农产品;“云洋阳”农村电商公用品牌主推原生态、初加工或未加工的农产品,例如红苕粉、干洋芋片、风干萝卜、炸辣子、红糖等。“天生云阳”“云洋阳”两个品牌定位各侧所重,错位发展,共同把云阳农产品推得更广,卖得更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云阳县商务局电商科科长杨盼介绍,今年1—10月,全县农产品出件405.35万票,同比增长114%,销售额2.58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贫困村农产品出件35.1万票,同比增长53.6%,销售额2351.8万元,同比增长58.2%。仅枣子村的110户贫困户385人中,就有60户161人直接受益,通过电商户均增收1600余元。
打通乡村“最后一公里”
杨江陵在提案中提到,有了电商平台,还应配备完善的物流体系,才能更方便大家“玩转”农村电商,便利农特产品走出云阳。
2015年,云阳县渝东北快递物流分拨中心投入运营,位于云阳县工业园区B区,投资1200万元,建设规模8000平方米。购置了德国进口全自动立体仓储设备、流水分拣线,还有11辆专用配送车,建设8条乡镇物流快递专用运输线,实现乡镇、社区物流全覆盖。
渝东北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办公室主任胡发鑫介绍,目前,分拨中心共有物流、快递企业18家,商贸货物物流每天进出货物600余吨,快递收发更是达到了9000余件,与顺丰、中通、韵达、百世、德邦等10多家物流企业实施战略性合作。
“通过分拨中心提高了效率,并通过给予优惠,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胡发鑫说,“乡镇物流配送首重由9元(均价)降为3.8元,城区物流配送首重由2元(均价)降为1.6元。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农村电商成本,也让农户在脱贫致富路上又多了一个筹码。”
通过渝东北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将工业品运下乡,将农特产品运到分拨中心,还打通了乡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