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听到老人们的笑声,我心里很踏实”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1-02 点击数:460

  

  重庆商报1月2日讯:今年64岁的何永珍是潼南区米心镇敬老院院长,拥有27年党龄,1999年,敬老院刚成立,最初共有8位老人入住,囿于管理和资金问题,不多久便倒闭了。何永珍得知消息后,立即申请从禅鹤村村主任岗位调去敬老院做院长,照顾米心镇内的五保老人。

18年来,何永珍不仅让“倒闭”的敬老院艰难“复活”,还存有13万元存款。期间,她共照顾了53位老人。

儿子因病去世时 她在照顾敬老院的老人

今年12月12日,市民政局举行首届“最美民政”颁奖典礼,南米心镇敬老院64岁的院长何永珍没有来。因为就在颁奖会的前两天,她接到46岁儿子因病去世的消息,而她因为要照顾敬老院的老人们,连儿子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1999年,米心镇敬老院刚成立,最初共有8位老人入住,囿于管理和资金问题,没多久便倒闭了。由于从小受父母孝道影响的何永珍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申请从禅鹤村村主任岗位调去敬老院做院长,她要去照顾那8位老人。面对敬老院各种困境,何永珍回忆道,“那时的她特别沮丧,院内严重差钱,老人们连饭都吃不饱。”那时条件很差,为了解决吃饭这一问题,何永珍经常到商店去赊账,采购大米、煤炭、肉菜等生活必备品和食物。

那时敬老院没有收入,虽说政府有补助,但十分有限,在敬老院成立之初,何永珍起初一年都在赊账。然而没有足够的钱,欠的账也一直还不完。想到这点,何永珍很头疼,“一条街我都欠了不少钱,大家都怕见着我,我也不敢上街了,害怕别人要我还钱。”

无奈下,何永珍只能不停地向“债主”解释敬老院的难处,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好在商店的老板们不仅没有催过账,还经常给她优惠。为了开源节流,她自费购买了菜种,组织老人们下地种菜;没有划分的土地,她就去开辟无人看管的坡地。“慢慢地,老人吃饭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何永珍感慨地说。

敬老院曾负债累累 而今已有13万元存款

2003年,敬老院的老人由8人增加到13人。何永珍看见附近的农户大多养猪,她也买了5只小猪喂养。每天她带着老人们割猪草,煮猪食。猪草油水少,猪长得慢,她特别着急;恰好隔壁学校有泔水免费提供给农户,她找到校长商量,希望把泔水全部给敬老院,为此得罪了不少农户,很多人对她有意见。“哎,没办法,当时的她顾不到那么多。”为此,她去跟得罪的村民们解释,一切都是为了敬老院的老人,希望大家能理解下她。得知真实情况后,村民们都谅解了她。

好在,半年后,成功卖掉了3只肥猪给敬老院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剩下的2只成为敬老院肉食来源。在何永珍的努力下,敬老院的条件好了起来;随着政府相关政策完善,敬老院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负债累累到现在有了13万元的存款。

节约成本 她让丈夫也来照顾老人

为了节约成本,她是院内仅有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安排健康且年龄较小的老人们分别做楼长、厨师和大门看守,协助她做管理工作,并为他们每月发放些许酬劳。这样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充实日常生活。不仅如此,她还让丈夫王金全也搬进敬老院,一起照顾这些老人们。

何永珍告诉记者,敬老院的老人大部分无子女,每天天一亮,她就起床为大家准备早饭;早饭后,组织大家打扫卫生;要是遇上赶集,打扫结束后,她会带着两位老人一起上街买菜。

若是天气好,下午何永珍会带着老人到附近散步、爬山,或者在院子里打扑克;行动不便的老人,她还定期为他们理发、剪指甲。每晚,她会查三次房,睡前一次,凌晨3点、5点各一次,且一次都不会落下。对于瘫痪或残疾的老人,会特别着重检查,看看他们是否盖好被子,是否突发疾病。

她有些担心的是,近几年身体开始力不从心,家中还有80多岁的母亲,由于多年扎根在敬老院,对母亲的照顾不多,心里特别愧疚。

有时别人会经常嘲笑她像傻子,但何永珍从来不在乎。她说;“听到老人们的笑声,我心里很踏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