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3-05 点击数:355
大足日报3月5日报道:初春时节,钟灵毓秀的巴岳山万物复苏,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宁静而闲适。然而,地处巴岳山山腰上的古龙镇天鹅村4组却是“处处闻鸡鸣”,热闹非凡。
在茂密的山林中,一大群体格壮硕的“五黑鸡”扑腾着翅膀,正在欢快地进食。养殖户何治江则在一旁撒着粮食,嘴角满是笑意。
今年以来,刚刚出栏的两批“五黑鸡”给何治江带来了50000余元的收益,这让他更加坚定回乡创业的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名党员,我也要为家乡贡献一份力。”
心系家乡发展,旅游达人改行当农民
据了解,何治江今年36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四川、重庆等地从事旅游推广工作。早年间走南闯北,开拓市场,何治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也成为朋友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旅游达人。
何治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在家乡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牧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父母年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转行的念头也越来越强。
“当时,一个朋友在巴南区开养殖场,做得很不错,经验和技术都是现成的,让我很动心。”何治江说,经过前期的考察,在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2017年初,他辞掉工作,和另外一名合伙人在四川达州开办了一个养殖场,养了4000余只从万源引进的“五黑鸡”。
为了尽可能地学好养殖技术,何治江买了很多关于养殖方面的书,隔三岔五就会向朋友请教。每天大部分时间,他都会泡在养殖场。几个月过去了,何治江的养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是,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养殖场设在合伙人的老家,那里不通公路,很不方便,想要扩大规模养殖,成本会非常高。”何治江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想到老家许多土地都处于撂荒状态,自己觉得可惜,于是当即决定回乡发展。
走生态养殖路,他把“互联网+”带回村里
回到古龙老家,何治江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适合林下养鸡的场地。“老家的森林资源丰富,必须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走生态养殖的路子。”
经过实地勘察,何治江决定将鸡舍修建在自家屋后的山林中。为了支持何治江回乡创业,天鹅村村支两委还将近两亩的集体山林土地无偿提供给他使用,等到发展壮大后再收取相应费用。
何治江算了一笔账,如果修建一般的鸡舍,费用大概在两万余元,但每天都必须要去打扫。这样一来,不仅工作量大,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小。而建一个带发酵床的生态鸡舍,要多花一倍的钱,但会节省许多时间。
“要走环保、生态养殖的路,就必须把眼光放远一点,要懂得投入。”这一点,何治江坚信不疑。为此,他专门从外面运回了10余吨锯木面,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建起了一座可容纳1000只鸡的生态鸡舍,并从达州的养殖场运回了300余只仔鸡,正式开始养殖。
在“五黑鸡”的销售上,何治江也有自己的想法。前几年在旅游公司工作时,公司专门成立了商贸公司,而何治江就是公
司水果市场开发的负责人,对各
种销售渠道非常了解,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先借助朋友的电商平台把自己的产品宣传出去,时机成熟之后再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按照这个思路,何治江很快就与搞电商的朋友达成共识。
由于“五黑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黑色素具有药用价值,并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刚刚挂到网上,何治江就有了许多订单。今年1月,何治江饲养的第一批“五黑鸡”出栏,他一次性就卖出100余只,收益20000余元,让他信心十足。
定个“小目标”,他要带动全村一起致富
在电商平台上,何治江饲养的“五黑鸡”单价为218元/只,现场购买则为180元/只。虽然比普通的土鸡价格贵了不少,可是下单购买的人却不少。为何“五黑鸡”如此受欢迎呢?记者决定到现场一探究竟。
在何治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他的饲养基地。只见一大群毛色乌黑的“五黑鸡”在诺大的山林中自由觅食,甚至有不少“五黑鸡”直接栖息在树上,长势喜人。走进生态鸡舍,却没有丝毫异味,非常干净。
“要发展生态养殖就一定要注意环保、健康,都是纯粮食喂养,不能掺假,这是与客户合作的基本原则。”何治江介绍,一只“五黑鸡”从鸡苗到出栏需要7个月时间,两个饲养基地都是采用阶梯式放养,每一批鸡从达州运过来至少呆一个多月,这也保证了基地每个月都有成品鸡出栏。
据悉,目前,何治江的养殖基地已经基本步入正轨,下一步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每个月能出栏600只。
“达到这个‘小目标’以后,我就会充分发动周边的群众一起饲养,免费技术指导,出栏时我再进行统一收购,做一个真正的产业链。”何治江说:“作为一名党员,既然选择回到家乡,我就一定要想办法带动乡亲父老一起致富,这也是我的梦想和价值所在。”记者肖国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