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3-26 点击数:300
重庆日报3月26日报道:“本月底,我们将有500斤干菌出口到法国。”3月15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羊肚菌基地采访时,种植户曾凡平正带着工人烘干羊肚菌,今年,他们将出口5吨干菌到欧洲市场。
从三年前引种羊肚菌,获益200多万元,到现在,这位31岁的返乡创业者已带动当地17个村庄1000余农户种植羊肚菌,亩产值超过3万元。随着国外市场打开,曾凡平在黔江引发的羊肚菌种植越发火爆。
回乡创业
试种60亩地获益200万元
曾凡平是黔江区金洞乡金洞村人。19岁高中毕业后,他就随村里人到国外从事隧道挖掘工作。2009年,曾凡平承接到一段隧道工程,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手上有了钱,曾凡平开始到处打听做项目。2015年春节,他回村与村民摆龙门阵时发现了一个机会。这个发现不但让他赚得盆满钵满,还在黔江带出了一个高收益的产业。
“以前在四川做工程,听说有人种植羊肚菌每亩纯收入上万元,而老家的海拔和气候也和那边差不多,为什么不试试呢?”曾凡平介绍,羊肚菌是一种稀有名贵的野生菌类,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但在成都却有人用大棚种了出来。说干就干,当年曾凡平就赶往四川学习,从制菌种到栽培、管理,再到搭建大棚,整整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
2015年6月,曾凡平学习并引种归来,在该区选择小南海镇桥梁村作为试种地。他流转了村民的60亩地,请人建了大棚,经过大半年努力,第一批羊肚菌大获丰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和东北等地,当年就获益200多万元。
示范推广
带动1000余农户增收
凭空带出了一项火爆的产业,曾凡平引起了当地农业部门的关注。在经过一番调研考察后,2016年,该区农委把羊肚菌产业作为效益农业和精准扶贫项目推广。
通过与当地农业、扶贫部门协作,这一年,曾凡平在水田乡流转土地260亩,建起第二个种植基地。同时,他还成立了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随后,他又牵头组建了黔江区羊肚菌种植协会,垫资进行推广。
第三个、第四个……在曾凡平带动下,今年,黔江区羊肚菌种植已扩大到金溪镇长春村,水田乡大塘村、龙桥村、石朗村,蓬东乡尖山村等17个村,1000余农户共发展羊肚菌近2000亩,预计今年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
“今年不出意外能收入30万元。”蓬东乡尖山村三组村民陈坤望着破土而出的羊肚菌,高兴得合不拢嘴。去年,陈坤听说曾凡平靠种植羊肚菌发了财,便找到他学习,回到村里就种了20亩羊肚菌。目前,尖山村像他这样的种植户多达20余户。
与陈坤不同,更多的农户则选择在基地务工,每年采摘、运输、烘干羊肚菌,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赚到2万元。现在,黔江区羊肚菌种植协会已发展会员100多人,平时在各个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有近300人。
做大做强
打造羊肚菌亿元产业
“亩产鲜货大约300斤,可烘干成干货40斤,今年鲜货售价不低于每斤100元,每亩销售收入最少3万元。”曾凡平介绍,刨除每亩菌种成本、建大棚花费和人工成本1万元左右,剩下就是纯利润,而向国外出口的烘干菌收益还要高,每公斤可达3000元。
曾凡平表示,他可先期提供种子和技术,在回收时扣除菌种钱,让种植户无后顾之忧。为响应当地实施脱贫攻坚,去年底,他受邀来到市级贫困村长春村示范种植。长春村大多数村民都种桑养蚕,羊肚菌种植正好在养蚕的空档,村里特意选出100多亩桑园免费供他试验。今年初,他在桑园里种下第一批菌种,目前长势良好。“我们将继续向贫困村倾斜。”他说。
为做大做强该产业,当地政府也开始发力。目前,黔江区已将羊肚菌列为巩固脱贫攻坚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力争打造出一个亿元规模的新产业。今年起,当地每年还将安排相关专项补助,为菌农提供保险补贴,并支持种植大户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认证。
这几天,黔江区正筹备羊肚菌采摘节,当地将组织消费者前往金溪镇、水田乡现场采摘,还将通过网络直播“吆喝”羊肚菌。“曾凡平带火了黔江羊肚菌产业,使我区一举成为全市羊肚菌的主产区,我们将继续扶持鼓励,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该区农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