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一株梨树”让1800人脱贫致富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11-29 点击数:449

 

   重庆日报11月29日讯: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梨园村(下称放牛坪村),一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成为主城区最大的梨树基地、重庆乡村文明旅游示范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放牛坪村的致富密码是什么?11月27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来到这里,通过采访,还原该村的成长故事。

  满目荒山变成大片梨园

  重庆日报记者走进放牛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梨树,但30多年前这些地方却是大面积荒山。说起这些年村里和家里的变化,放牛坪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有虎感慨万千。

  放牛坪村现在有8个社,全村1765人,共种植了近7000亩梨树,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但30多年前,全村八成村民都是贫困户。那时的刘有虎,也贫困村民之一。

  1986年的冬天,千余名村民齐聚放牛坪,每家每户硬是拿着锄头把荒山改造成了梨园。

  “来年,梨园倒是搞起来了,收成也不错,就是卖不脱,还卖得累。”刘有虎说:“眼看着千多斤梨烂在家里、地里,自己心痛极了。”

  怎样让村民们卖梨不再艰难?放牛坪村时任社长陈安阔动员党员干部出钱出力,修建了一条15公里的出山公路。出山公路一解决,不仅实实在在地带动了梨子的销量,连运肥料也省时省力。至此,放牛坪人垦出的荒山、种上的梨树也越来越多。

  变着花样把梨变成钱

  从去年开始,由刘有虎牵头成立的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尝试把黄花梨树出租给游客,每株价格100元,租期1年,采摘时游客保底收获20斤梨,梨树由合作社进行日常管理。该定制化模式很受游客欢迎,仅去年就租出去了1000多株。

  此外,为把大小梨子都变成钱,村支两委还跑高校、请专家,研发梨膏、梨膏酒等产品,举办梨花节等。从产品到营销创新,放牛坪村可谓做足了梨文章。

  梨膏也成了放牛坪村的一大特色产品。约10斤梨熬制1斤梨膏,1斤梨膏能卖60多元。

  还有“梨身酒”——梨花凋谢不久,就把指头大的梨子装进特制的玻璃瓶,瓶口向下固定在梨树上,等梨子长到拳头大时再摘下来加工泡酒。“一瓶可卖好几百元。”刘有虎说。

  打造观光产业链

  放牛坪海拔近千米,夏季气候宜人,平均气温比市区低6摄氏度左右。放牛坪村先后引进17个业主,投资上亿元流转果园、建设酒店、兴办农家乐。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如今渝北区放牛坪核心景区按照“一街三广场五区十园”功能布局,打造了犀牛阁、牛吃水、牛滚凼、牛擦石、七彩莲池等特色景点20余处,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标准的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购物街、不夜风情广场、乡野露营园等设施也一应俱全,放牛坪景区已然成为融休闲、观光、避暑、农耕体验、农家美食于一体的乡村度假型旅游景区。

  (稿件由重庆日报记者吴星翰、向菊梅、李梦妮、姜雅娟、王君、李欣蓓采写)

返回